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  (第2/2页)
大哥撑着,你就甭cao心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读高中就意味着家里还得再多养活她三年。    放在农村,这是不敢想的。    别说是个小闺女,就是个半大小子也没几个去读高中的。一过了十五六岁,大多开始挣工分养家了。    可现在,家里还得拿出粮食来供她念书。    她想,等考上大学再好好报答家里吧?    到时候她成了公家人,助力可大着呢。    *    转眼进入了五月。    春玉米快下来了,春荒也快熬过去了    社员们望眼欲穿,恨不得立刻就下地掰玉米,好饱饱地吃上一顿。    有那嘴馋的,就偷偷掰几个青玉米解解馋。搞得队里拉起了护苗队,在田间地头日夜巡逻。一旦发现了偷嘴的,就开会点名批评。    可依然挡不住那些胆大的。    不过几天,村子里有近一半的社员都挨了批评。    最后,生产队长柳大柱拿着大喇叭吆喝着,“社员同志们,凡是下地偷玉米的,无论偷多偷少,都要从“口粮”中扣除出来,第一批名单已经交到伙房上了,到时候打饭少了一份,可别怪队里不讲情面……”    这狠话一出,才算刹住了这股子歪风。    柳满堂一家,自然是规规矩矩的。    再说,那青玉米一咬一包水,浪费不说,有啥吃头?    正当大伙儿盼着夏收之际,村里突然有了风言风语。    说柳青松和村南头的赵春梅好上了。    赵桂枝一听,赶紧找到儿子追问。    可青松说,“娘,哪有那回事儿?可别听人家瞎说。那赵春梅报名参加了宣传队,就和我多说了几句话而已……”    “青松,春梅的娘把她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谁家的小子都瞧不少,咱还是离得远远的……再说,小禾刚退了婚,崔家正不是味呢,那春梅娘可是崔长河的堂姐,指不定会想啥呢?”    青松嘴里应着,可心里并未当回事儿。    那赵春梅爱找他说话,旁人就拿他俩开玩笑,可实际上谁都没当真。    不想,却因为这个惹出了一桩麻烦。    这天黄昏,柳青松收工回来。    刚到村口,就被赵大婶子给拦住了。    她当着乡亲们的面,指着青松的鼻子,大声嚷嚷着。    “柳家侄儿,我跟你说个事儿,我家春梅也不小了,你别有事没事地去找她,都老大不小的人了,打啥腰鼓啊?扭来扭去的,也不怕人笑话?”    “哎呦,婶子,看您说的,这宣传队可是个正经事,哪有人笑话?再说,打鼓扭秧歌都是自觉自愿的,咱可从未拉过人头啊……”    那赵婶子一听,就跳起脚来。    “柳青松,甭以为我不知道,你不就想借着宣传队,跟春梅拉扯嘛?今儿,我就跟你明说了,我家春梅已说了人家了,你就死了那条心吧!”    “赵大婶,你把话说清楚了,谁跟你闺女拉扯了?” 柳青松也不是好惹的,梗着脖子回应道。    可那赵婶子像是专门来找事的,见旁边有人围观,就更来劲了。    她拍着大腿,连说带比划,把青松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柳青松到底年轻,又不好跟长辈计较,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赵桂枝扛着锄头过来了。    见崔玉娥“欺负”她儿子,就放下锄头奔了过来。    “哎呦,我说嫂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