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525节 (第2/3页)
谈完了幽州、西川、淮南,“君臣”三人又谈到了魏博。 这个藩镇,在邵树德心中还是很重要的,地接河东、河南,又是河北的一分子,可以说处在十字路口,位置十分关键。 最重要的是人口较多,富得流油,底蕴深厚。 “李罕之要跑了。”邵树德拣出一份军报,晃了晃,道:“罗弘信大军围剿,泽人饱掠重负,不想力战,已经开始遁逃了。李罕之走后,魏博局势会如何发展,会不会影响我军在河南的战事,二位多想想,尽快拟一份方略出来让我看看。” “遵命。”二人应道。 本身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了,惹得天下瞩目。朱全忠那厮,还天天给他编排小作文,进一步坏邵大帅的名声。还有那个读书读傻了的王师范,简直像个喷子一样,以忠臣自居,骂邵树德是乱臣贼子。邵树德本来懒得理他,但被骂得久了,心里也很不爽——去你大爷,我和你无冤无仇,天天骂我作甚? 如今河洛战事已经十分明朗,梁人被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得有点懵,丢盔弃甲,损兵无数。消息发散出去之后,天下诸侯会更加震怖,外交环境进一步恶劣是可以预见的。 魏博罗弘信,不是蠢人,亦非庸人,就他本心而言,肯定不会倾向于邵树德,这个方向需要警惕。 结束公务之后,邵树德去看望了下江氏。 小姑娘的肚子已经挺得老高,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就会生产。 嫂子卢氏一直在照顾着她。观中最近多了一些人手,王彦范送来的。对,就是那个与刘景宣竞争洛苑使失败的十六王宅使。人手多了以后,像储氏、卢氏之类的“老人”就不用干农活了,大为轻松。 说了一会话后,邵树德起身离开,到储氏房中睡了个午觉。 “大王——”申时,李忠在门外轻声喊道。 “大王,千万不要——”储氏剧烈挣扎:“会没脸见人的……” “何事?”良久之后,邵树德松开铁钳般的双手,懒洋洋地问道。 储氏轻叹一声,将脸整个埋入邵树德怀中。 “大王,高都头禀报,巩县已克,俘贼军两千。”李忠轻声说道。 “啪!”邵树德重重一拍,声音清脆无比,储氏脸几乎埋到了他咯吱窝里。 “大善!”邵树德喜道:“后方又去一隐患。令胡真去劝降霍存父子。” “遵命。”李忠轻手轻脚离去。 第032章 部署调整 “赤水军还剩多少人?”邵树德低头看着山田之中郁郁葱葱的芜菁、胡萝卜,随口问道。 “赤水军六千步卒,能战者还有四千余众。” “那就先不要退,接管罂子谷一带的防务吧。”邵树德接过苏氏递过来的竹筐,筐中满是洗干净的胡萝卜。 苏氏的手冻得通红,邵树德拉过她的手,道:“以后这些粗使活计交给新人来做吧。” 苏氏感激地看了邵树德一眼,轻声道:“谢大王垂怜。” “谢我哪件事垂怜?”邵树德笑道。 苏氏脸一下子红了,呼痛求饶之时,大王确实是垂怜她的。 陈诚已经悄然踱到一边,仔细观察菜畦了。 他对菜畦里的菜不是很感兴趣,但对种植在菜畦旁边的一种农作物很感兴趣:夏王刚刚从西域胡商那里得到的一种麦子。 夏王称呼这种麦子为“阿富汗黑麦”,后来又改口叫“河中黑麦”——当然,这个河中很显然不是指河东道的河中了。 夏王“见识广博”,说这种麦子产于河中、波斯、大食一带,与“祖黑麦”非常接近,后被传入更西边的国家。一开始人们认为其是杂草,对小麦田被“杂草”黑麦侵入非常恐惧,但久而久之,祖黑麦与小麦生长在一起,自我驯化,含有一种叫谷朊的东西,可以做成当地人爱吃的饼,于是开始有人栽培、育种、种植。 与黑麦一起过来的还有种叫燕麦的作物。 夏王说这同样产自大食,最初也是一种“杂草”,叫“野燕麦”。侵入麦田后,与黑麦一样,有种强韧的轴,从而使它与周围的小麦一起被驯化。西方的农人便收下了这种“自我驯化者”,开始选育、栽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