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晚唐浮生 第682节 (第3/3页)
没有罗弘信的消息?” 杜光乂回道:“暂时没有。正旦那天罗弘信露面了,与魏州诸将饮宴,不过只略略敬了几杯酒就先行告退了。” 邵树德点了点头。魏州那个样子,应该没人有心思对外征战。 不然的话,北边压力还真是大。魏博三百多万人口,就硬实力来说,比占据了河东、大同、昭义、幽州四镇的李克用还强出一大截,虽然他们肯定没晋军能打就是了。 “朱珍虽有野心,但还算知机的。”邵树德评价道:“李唐宾做得不错,当机立断,头脑清晰,有元帅之才。” 能找一个做事不畏首畏尾,同时还有相当才干的人,那是真的挺不容易的。李唐宾人际关系也搞得很一般,最适合委以大任。 “飞龙军到哪了?” “回大王,已奔青州而去。”杜光乂回道。 “做得不错。”邵树德又称赞了一句。 契苾璋也很有眼光,知道怎么配合正面战场,手下人才多,这仗打起来就是舒服。 王师范这厮,坐拥宝镇,但意志力不行,如果被契苾璋一吓,或许就不敢在北线投入过多力量。 他帐下最厉害的大将,应该就是刘鄩了,他爹王敬武一手栽培、提拔的。 历史上天复元年,他率军攻破兖州,令朱全忠大为震惊。 此人有智谋,有节cao,是个人才,可惜主君不行。 从天复元年(901)起,朱全忠派偏师与王师范打了两年,王师范破兖州,其实还占了点上风。 到天复三年,梁军精锐压过来,王师范先败,向淮南求救。杨行密遣七千步骑至青州,与齐兵一起收复密州,斩梁军大将刘康乂。随后又复登州,大破汴梁、魏博联军,斩全忠之侄朱友宁。直到朱全忠坐不住,亲率二十万大军来援,这才击败王师范。 但王师范实力仍很强,“有众十余万”,竟然就投降了。 带着十几万兵马投降,当真是武夫之耻。况且与梁军的战争打得并不算太难看,刘康乂、朱友宁两员大将被斩,梁、魏联军连败数场,可见经过三年的战争锤炼之后,曾经被视为“弱鸡”的淄青兵越战越勇,慢慢适应了战争,结果你竟然投降了…… 意志品质不行!换成朱瑄、朱瑾,能跟你打到天荒地老。 “让契苾璋寻机打几次胜仗,不需要战果多大,吓一吓齐人就行。”邵树德吩咐道:“额外嘱咐一句,约束军纪,别整得跟个土匪似的,激起齐人愤怒。” “遵命。”杜光乂没有多问,立刻应下。 “不行!”邵树德还是不放心,道:“你亲自跑一趟,去当监军,给我看着点那帮无法无天之徒。” “大王……”杜光乂有些愕然。 “你不懂,不能让人觉醒。”邵树德说了一个奇怪的词语,然后又解释道:“淄青镇步骑五六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技艺出色。他们差在哪里?没怎么打过仗,见的血少了,如今对我身经百战的大军有所畏惧,打起来束手束脚。但千万不能让他们勇气渐渐起来,一旦觉醒,就没那么好打了。” 弱鸡淄青兵觉醒了,能杀得横扫中原的梁军连吃败仗。 弱鸡魏博军觉醒了,能出银枪效节军这种天下强军。 有人在沉睡,那就不要唤醒他,不要给他适应的时间,最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他,不然就要迁延时日了。 “我可能犯了个错,这次该把铁林、武威、天雄、义从、铁骑这十几万精锐全调过来的,小瞧这帮人了。若非雪夜奇袭,估计到现在还一无所获。”邵树德叹道:“打他们,就得用二十万以上的精锐主力,以泰山压顶之势……罢了,现在说这些已不合时宜了,你先去吧。” “遵命!”杜光乂不敢怠慢,匆匆离去。 邵树德心中烦闷,带上亲兵出了大营,目光炯炯地看着正在攻打阳门桥敌寨的龙虎、广胜等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