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晚唐浮生 第774节 (第2/2页)
距离,在草原上根本不算什么。御夷镇附近已经没什么可抢的了,相反还越来越危险。 他们刚才遇到了谁? 那支骑兵老练得像是杀人机器一般,整整一千五百骑,配合得严丝合缝,没有一丝失误。这样的对手,还是得调族中参与过多次战争的老手来对付,不然没有胜算。 “有人追过来啦!”营地外面响起了凄厉的呼喊。 仿佛在印证他的话一般,密集的马蹄声又在南方响了起来。 “快走!东西不要拿了!”耶律老古连踢带打,将还在地上休息的士兵赶了起来。 奴隶慌慌张张地牵来马匹。 众人暗叹晦气,稀里糊涂地上马,再度仓皇逃窜。 临走之前,老古向南张望了一下。 又是千骑上下,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到底来了多少夏兵?怎么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老古的脑海之中升起一个问号。 ※※※※※※ 大宁城北的草原之上,一整天都在过兵。 晋军士兵立于城头,麻木地看着这一切。 进攻他们?不像。 耀武扬威?有那么点意思,但也不太像? 纯粹路过?那为什么从咱们面前绕过? 没人关心他们的心情。 飞龙军军使梁汉颙亲自带着左厢九千余人,携马近三万匹,一路疾行。 骑马步兵的机动速度,是大大高于骑兵的。 因为他们不需要爱惜马力,不需要让马儿维持充足的体力以备骑战。 配合他们作战的蕃骑几乎快要跟不上了。 正如不理会晋兵的心情一样,梁汉颙也丝毫不理会蕃兵的心情,他只知道赶路。 八月十五,大军抵达御夷镇。 在此得到了最新消息,铁骑军及蕃骑万余人已经北上至炭山,契丹人饱掠不敢战,仓皇撤退。 收了一些rou脯、干酪,将食品储备补充到十五天,梁汉颙下令东行。 十六日,过西密云戍北(丰宁)。 十八日,在三藏口(承德北)过夜。 十九日夜,抵达安乐县故城左近。 “下雨了。”军士们抬头看向天空,却什么也看不到。 密密麻麻的雨丝从空中飘落下来。 漆黑如墨的旷野之中,军士们又累又饿。连续行军十天,虽然大伙都没太多抱怨,但身心俱疲也是事实。 梁汉颙登上一处高坡,定定地看着前方隐约的灯火。 那是安乐县故城。 此城后魏年间所置,为安州所统。时过境迁,县已废,但因地处要冲,依然是一个要害地方——当然,那只是对中原王朝而言,在契丹人手里,那也就是一个岔路口罢了。 “累吗?”梁汉颙下了高坡,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士兵们。 众人看着他,都不说话。 “我累!”梁汉颙毫不避讳地说道:“前面是安乐县故城,城墙早已毁塌。契丹人占了下来,作为西进、南下之基。” 众人还是不说话,神情麻木。 “今晚我要吃顿热饭,要有床睡觉,有女——”说到这里,梁汉颙打住了。 作为夏王的女婿,说这话确实不太妥当,但军士们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神情顿时活泛了起来。 梁汉颙想起了岳父在汴州城外的作为,大喊道:“但随我行!” 不用任何人吩咐,早就被训练成战争机器的飞龙军武夫们自动取出兵器,在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中慢慢整队。 雨越下越大,大地漆黑如墨。 这样一个天气,契丹人怕是连出来巡视一番都懒得做了。 “轰隆!”一道惊雷劈下,照亮了山脚下近万把雪亮的长槊,直如丛林一般。 梁汉颙当先而走,尽情cosplay着岳父的英姿。 沉默的长槊丛林开始了移动。 没有说话声,没有鼓噪声,唯有粗重的喘息。 松软的泥土吸收了夜袭者沉重的脚步。 噼里啪啦的雨点和呼呼的大风掩盖了兵器碰撞的声音。 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