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晚唐浮生 第8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865节 (第2/3页)

入伙”太晚,没来得及立下太多功劳,本来都有可能没有爵位。也就圣人垂怜,认为他们孤悬安东,理应厚赏,故得封沭阳县男,食封三百户。

    作为安东行营事实上的军事负责人,符存审入伙较早,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劳,故袭爵宝鸡县伯,食封一千户。

    王彦章没有爵位,他的资历、功劳都太少。但他也有优势,因为圣人据说比较看重他,想要得个爵位,似乎也不是那么困难。

    “兴许已经回返了。”王彦章灌下一口酒,说道。

    说完这话,两人有沉默了。

    其实都知道对方想说的是什么,但都不想主动挑破那层窗户纸。

    良久之后,还是刘鄩忍不住了,问道:“王将军以为,我等何时可以归家?”

    他不像王彦章那个没心没肺的,事实上他家人都在海对面,对安东这个要啥没啥的地方实在没兴趣,早就想回去了。

    但王彦章似乎不想走。

    刘鄩可以理解他的想法,两人所处情境不同,选择自然也就不一样。

    “我看回不去。”王彦章说道。

    “你又听到什么了?”刘鄩一惊,追问道。

    王彦章犹豫了一下。但与刘鄩并肩作战这么些时日,情分到底不同,还是说道:“我听胡枢密说,圣人欲组建缘边镇军,安东府便是其一。”

    这个消息其实并不算什么秘密,但刘鄩还真不知道——他在朝中无人,奈何。

    “缘边镇军?后魏六镇?天宝十节度?”刘鄩惊讶地问道。

    “应该是混着来的吧。”王彦章也不是很清楚。

    无论是北魏六镇,还是天宝十节度,对王朝统治者而言,似乎都不是什么正面例子。

    六镇起义搞得北魏元气大伤,最后解体。

    天宝十节度不说了,如今天下局势、社会风气,与其脱不开关系。

    边镇军,还敢这么来?

    “其实,新泉军已经在改了。”王彦章尽可能提供他知道的消息:“忠武、淮西二镇裁撤后,总兵力逾两万,朝廷打算将其发往边疆,作为镇兵来源。”

    “忠武精兵早就被抽调了七七八八,能打的都在禁军里面。淮西镇军似乎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显然不怎么行。这些虾兵蟹将,能守边?”刘鄩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王彦章道:“我在汴州多年,据我观察,故梁王全忠帐下兵士勇猛善战,如臂使指,但他们的子孙却没这么强。如果梁王日后募兵,还用这些军士子弟,第二代梁军肯定不如上一代的。大夏禁军同理,现在都是虎狼之士,敢打敢拼,悍不畏死,但他们的子孙么,如果不上阵打仗,最多三代人,我看就不成了。”

    刘鄩默然。

    不打仗的军队,升迁靠的是熬资历、拼关系,能者无法上,庸者居高位,军队风气败坏起来,那是相当快的。另外,不直面生死,士兵无法获得战阵经验,心理上也无法得到蜕变升华,这样的军队虚有其表罢了。

    勇士,勇的可不仅仅是武艺,他精神上也十分之勇,经验更是丰富。

    “缘边镇兵,哪怕现在是些臭鱼烂虾,在苦寒之地与人争斗时间长了,战斗力不可小觑。”王彦章说道:“昔年圣人从蜀中迁移百姓至丰、胜,数千户总是有的吧。这些百姓的后人有从军的,一样很凶悍。刘将军,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

    刘鄩被王彦章这个“浑人”教训了,但一点不生气,反而虚心问道:“新泉军常年屯驻阴山,家人也在那边,他们愿意当镇兵,这可以理解。忠武、淮西兵又怎么可能愿意去?”

    “不同意,就要被遣散。”王彦章说道:“洛阳兵不少,打过去并不难。另者,淮西兵应该是听话的。”

    宗法治军的折家军嘛,在一众军阀部队里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还在江汉奋战的威胜军也是这么个情况。

    “况且,据胡枢密所言,镇兵的钱粮也是不少的。”王彦章说道:“还给地,可将家人迁移过去。”

    刘鄩若有所思。

    不同地方的镇军,应该是不一样的。阴山一带不是什么好地方,也未必有那么多土地、牧场分给镇兵,势必要朝廷补贴一部分钱粮。

    如果换到安东府呢?刘鄩不知道。

    ※※※※※※

    海对岸的蓬莱镇,邵树德也正在与群臣商议安东府军队改制的事情。

    “归德等军久戍在外,总不是个办法。”邵树德说道:“一年两年还成,三年五年可就难说了。这事,终究要解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