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晚唐浮生 第8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872节 (第2/3页)

越往后越厚实,越宽大,绕后袭击的战术不太容易奏效。而且前锐后张之势,利于左右转向变阵,是为将者必学之阵,从军者必练之阵。

    “对雁行阵,当拣选精锐,胁其左右一处侧击之。传令,布偃月阵。”卢怀忠下令道。

    不一会儿,夏军营地也鼓声阵阵,整整五个步兵指挥出营,在空地上布起了偃月大阵。

    与雁行阵一样,偃月阵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军阵。它甚至可以说是此时的第一流行大阵,攻守兼备,人人都爱用。

    武威军左厢兵马使韩逊领最能打的两千人居右前方突出,都虞候李忠率三个步兵指挥居中阻挡,右厢兵马使何絪率一个不满编的指挥布于左后方。

    这一仗,突破点在于韩逊统率的两千精兵,让他们绕到敌人左侧,狠狠敲凿对方的军阵。他这边得手了,敌人的雁行阵便算破了。

    当然,敌人可能会变阵。而战斗过程中,不会变阵的统帅是不合格的——或许不需要你变阵,但你一定要会。

    军士们对于临战变阵也一定要熟悉,不能慌乱。

    两军对垒之时,气氛紧张、肃然。有些战线甚至已经交手了,这个时候变阵,需要克服极大的恐惧感,并且忙而不乱,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完成阵型变换。其间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敌人追击干扰怎么办,敌人大队骑兵冲过来sao扰怎么办,都要有应对方略。

    新兵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

    他们往往变着变着自己就乱了,或者原本不乱,但在敌方骑兵的绕后冲锋干扰之下乱了,那样就是一场不忍言的惨败了。

    能完成临敌变阵的军队,都值得好好珍惜。因为纵观整个古代历史,能做到这点的军队并不多,大部分时候都是训练不足、经验稀少、质量低劣的步兵。

    “杀!杀!杀!”双方几乎同时完成了布阵。

    夏军行动得稍晚一些,但动作熟练,仿佛已练过无数次,很快就完成了。

    魏军先布阵,完成得比夏军慢,但也不错了。

    阵型一布好,双方前敌大将纷纷上前,鼓舞士气。

    魏军那边,似乎是主帅梁怀瑾亲至阵前,真够拼的。

    而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不怕死的散队离开大阵,快步上前,挑衅对方的游骑了。

    军阵密布的战场上,骑兵的活动空间被大幅压缩,游骑跑着跑着就会遇到兜头盖脸的箭雨,再被散队神箭手偷冷子步射,伤亡不轻,于是很快散开,到外间捉对厮杀了。

    “夏贼,你爹张五郎来啦!”有魏博衙兵脱了衣甲,露出黑乎乎的胸毛,手提重剑,大声怒吼挑衅。

    “今日杀进城中,便要尝尝你娘亲的味道。”有夏军散兵也扒了衣甲,rou袒前冲。

    两个死心眼的散兵面对面冲了上去,狠命搏杀起来。

    也有那机灵的散兵,手持射程很远的强弓,小步快跑到对方阵前,连射两三箭。

    他们臂力超强,箭术通神,往往一击毙命。所起的作用就是扰乱对方阵型,哪怕只是让对方原本坚不可摧的方阵稍稍动摇那么一丝,为己方争取那万分之一的优势,也是值得的。

    但说实话,作用不是很大。

    散兵步弓手冲上来,就是把对方第一排射得满是缺口又如何?当年鱼朝恩率五百射生下马攒射,安史叛军步阵一排排倒下,人家也没崩溃。后排补上来就是,大阵岿然不动。

    又有骑兵冒死冲了回来,驱逐对方的散兵。

    散兵们哈哈大笑,艺高人胆大的手持长槊,想把骑兵捅下马来。

    这是亡命徒的盛宴,他们以生命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