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晚唐浮生 第9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966节 (第2/3页)

城来满足士兵,打造一支低维护成本的军队。比如金军,其大规模拉起来的签军,其实就是土团乡夫,战力羸弱,士气也不高,为了提高其积极性,只能靠劫掠收入来弥补军饷的缺位。

    满清绿营其实也差不多。前金、后金,竟然不约而同选择这种低成本的建军模式,可见其有相当的可取之处——女真才几个人?95%以上的“金兵”不是女真人,但依然能维持一个凑合的战斗力。

    “诸位!这次大事是张大郎做下的。若无他串联,大伙可能还在被晋人往死里欺负呢。”一名黑不溜秋的军士挥舞着手里的横刀,大声道:“何不推举张大郎为留守?带咱们好好快活快活?”

    “对!李存璋父子是张大郎带人杀的,我们只认他。”

    “张大郎可为留守!”

    “张大郎可为留守!”

    与张大郎交好的军士们纷纷高呼,声音传出去了很远。

    张大郎面露笑容,乐得合不拢嘴。

    兵变这种事,从来都是少数人参与。有时候甚至只有百余人哗乱,就能夺取一个藩镇的大权。

    听起来很离谱,但这往往就是事实。你只要保证了绝大多数武夫的利益,他们就会作壁上观。小到换刺史、节度使,大到换皇帝,没有本质的区别。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当上位者的。皇帝另说,喜欢当这个的可能比较多,但节度使真不一定。所以经常出现百十人闹事,最终上位的奇观。

    张大郎估摸着,在这个夏人大军压境的时刻,大概也没几个人愿意和他抢,把握还是相当大的。

    而事态的发展确实如他所想,大部分人听到后都是沉默,并没有反对。

    这就够了!有的上位者,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而有的上位者,只需要大部分人不反对就行了。

    “承蒙诸位兄弟抬爱,我张纯就当仁不让了。”张大郎哈哈大笑。

    他将李存璋的衣甲剥了下来,穿在身上,然后在百余人的簇拥下,往节度使衙而去。

    一路走,武夫们一路鼓噪。行至衙门的时候,跟在他身后的人数已经破千。

    张纯一脚踹开虚掩的大门,进了他以前看都不敢多看一眼的衙门。

    守卫幕府的军士没有阻拦,甚至当场投诚,给张纯带路。

    “财货在哪?速速领我去。”张纯一把揪住某位小吏,大声问道。

    “在……”小吏战战兢兢。

    “带路!”张纯一脚踹在他屁股上,复又大笑。

    后面的武夫们也大笑,有人已经把某张桌子上的银酒壶揣兜里了,其他人也在四处张望,寻找值钱的东西。

    一位婢女躲在树后面,被武夫们抓了出来。只一瞬间,她头上的钗子就被人抢走,身上的衣裳也被人争抢一空,毕竟是上好料子做的。浑身被扒光之后,赤身裸体的婢女哀声哭泣,但武夫们哈哈大笑,直接将其扛走。

    婢女的下场不问可知。沦为营妓是难免的,而武夫们玩腻之后,很可能将其卖到窑子里去,再赚一遍钱——这是大概率的事情。

    城内的变故很快传遍各处。正在东城城头巡视的李嗣恩听闻之后,呆若木鸡。

    他与亲兵面面相觑。

    静塞、卢龙二军的武夫们一部分在城内,说不定已经被裹挟了,一部分在城头,此时也目光闪烁,窃窃私语。

    李嗣恩背上立时渗出了一层白毛汗,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军使,事急矣。”有亲兵悄悄拿了几段绳子过来。

    李嗣恩会意,城内根本不能待了。他此时只有三个选择,一是带着士兵们加入乱军,但风险极大,因为晋人很可能已经被针对了,多半小命不保;二是直接逃走,而且不能下城走,那样很可能会被人半路拦住,生死难料,只能缒城而下;三是说服他比较有影响力的静塞军士卒跟他一起投降,引夏兵入城,但这依然风险极大,因为很可能被乱刀砍死。

    李嗣恩想了想,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