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1213节 (第2/3页)
战耶?走耶?”郑仁旻问道。 “我本一直在劝骠信见好就收,退兵为上。”段义宗叹了口气,道:“但战局发展到此时,退兵而走却不是什么上策。骠信聪慧,当知我意。” 郑仁旻点了点头。 “骠信,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赵善政唱起了反调,只听他说道:“杨氏兄弟奔回会川后,一定会大集兵马,威胁大军后路。高氏、段氏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们一定会抛下骠信,独自先走。既如此,不妨先退兵至大渡河以南,再做计较。” 郑仁旻又点了点头。 段义宗本能地想驳斥些什么,但想了想后,还是长叹一声,什么都没说。 郑仁旻看看段义宗,又看看赵善政,犹豫不决。 良久之后,他下意识地问道:“不如先派人北行,寻一险要处列栅戍守。一晚上时间,抓紧点的话,差不多也够了。元在此等到天亮,再打探下消息,届时再做决断?” 段义宗、赵善政二人几乎同时皱起了眉头。 第048章 送菜 雅州城外,人喊马嘶,灯火通明。 听闻平羌水之战的结果后,李唐宾破口大骂,说李璘不懂事,直接把人吓跑了。 回来报捷的使者也很委屈,他们只是来了一次阵列而战,没想到贼人这么不经打,那怪得了谁?换成当年朱全忠的左右长直军,多半还冲不动呢…… 李唐宾闻言更怒。但他懒得跟小小的信使计较,当场下令加快步伐,各部各显神通,赶紧想办法渡河。 雅州守军也出城了,他们将防线散得很开,各个犄角旮旯都派人巡视,为的便是能及时示警。至于城中第一大将王郊,已奉燕王之令,带着近三千人南下,接收长贲关。 丑时,李唐宾抵达了南岸,在亲随的簇拥下,前往杨干贞遗弃的营地内驻扎。 “这一仗好大的场面啊!”看着正在挖坑掩埋尸体的夫子们,李唐宾突然间有些感慨。 他已经得到了汇报:白天大战,当场斩首两千七百余级,随后追杀的过程中又斩首三千二百,俘九千余人。 另外,周围的山沟沟里若仔细搜寻的话,多半还能找到不少尸体,再俘虏一些人。 这一仗,真是把贼人给正面打崩了,效果非常好。 “李都头。”燕王邵明义亲自出营,行礼道:“营内已洒扫一空,都头可在营中安歇。若嫌粗陋,亦可至城中。” “不用了。”李唐宾直接说道:“费那事做什么?大军渡河完毕之后,便要整军南下,与贼人决战。” “前方山道险峻,能摆开大军的,便只有黎州汉源县那一片了。”邵明义提醒道。 “好个年少气盛的亲王。”李唐宾哈哈一笑,道:“这次有点冒险,不过——胆子不小。抓时机也抓得很准,有几分火候了。” 邵明义也听不大出李唐宾到底是在夸他还是损他,只能说道:“都头乃国之重将,若有暇,定然厚颜请教。” “你能这么想就很不错。”李唐宾笑了笑,道:“雅州之战,说实话没甚圈点之处。哪怕只会死板地读兵书,照着上面一条条来,也能守个滴水不漏。这考验不出真本事。” “昔年圣人有言。第一等将领和军队,可以深入敌境,主动发起进攻。” “第二等军队,可以在己方境内,主动发起进攻。” “第三等,在敌境坚守。” “最末一等,在己方境内坚守。” “一支军队,能不能显现出真本领,往往体现在进攻中。进攻远比防守要难。靠防守混出来的所谓‘名将’,我看都不会看一眼。” 李唐宾大大咧咧地说了一大通,一下子把周围人都给干沉默了。 李唐宾不以为意,他没有针对任何人,说的都是军中至理。 进攻更考验将领的能力以及部队的综合实力,这不是事实吗?我又没说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