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65节  (第1/2页)
    吴琢一听小孩要去,立即令樱桃、枇杷等人准备吃的喝的。他和韩子仁轮流抱着小孩过去。    东西在小屋里,韩子仁和吴琢拆掉门,把长几搬出来一点就可以卖了。    宫女宦官之前不知道两间小屋是给太子殿下准备的。如今知道了,一看门开了就过去问:“殿下,奴婢也可以买吗?”    “你有钱吗?”    换成别人这样问,宫女宦官会认为对方瞧不起他们。话从小孩口中说出来,他们只想笑,小殿下居然知道用钱买东西。    巡逻的禁卫闻言停下:“殿下,我们也可以买?”    小孩点头。    韩子仁:“玩忽职守仔细革你的职!”    禁卫不敢在此逗留。    “听人说太子殿下搁宫里买东西,还以为他胡扯。原来是真的?”    惊呼声传过来,众人回头,赶忙让出一条路。    韩子仁看过去:“霍公子?您此时不该跟着师傅习武吗?”    “这么热的天当然是清晨习武。”霍去病身后还跟着赵破奴,“我们现在歇息。一炷香后再去上课。”    韩子仁心说,半炷香还差不多。    “病病要买什么?”    霍去病挑眉:“我也得拿钱买啊?”    小孩瞥他,不然白送啊。    霍去病才从练武场回来,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拿什么买。    “赊账行吗?”    小孩果断摇头。    “我是你表兄啊。”    小孩再次摇头,亲兄弟明算账。    长几上东西不少,不过霍去病扫一眼就知道没有他想要的。他这样说是故意逗小孩。何况这些东西加一起也没有刘据送他的匕首贵重。    想到这,霍去病觉着不能嘴上逗孩子,叫赵破奴去他的住所拿钱。    赵破奴下意识问:“拿多少?”    霍去病拿起昨日没卖出去的蹴鞠:“这个怎么卖?”    韩子仁:“价高者得。”    霍去病张了张口,想说什么,转向表弟:“你的主意?”    “你给钱少,奴奴给钱多,我卖给你?”小孩一脸我又不傻的样子看乐了霍去病。霍去病又忍不住捏捏他的脸:“不愧是陛下的儿子,聪慧!”扭头问赵破奴,“听见了吗?”    赵破奴懂了,回去拿一荷包金币。    刘彻今日召见群臣就是要说良种的事。    粮食乃国之根本,事不小,但事情简单,众人知道就行了,毕竟又不是他们种地。所以廷议很快结束。赵破奴回来,小屋前全是人,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去。    刘据卖东西那天东方朔不在,偷偷溜出去喝酒去了。    回来后得知此事他别提多懊恼——太子出手必是精品!    为了不再错过,这几日哪也没敢去。    赵破奴见东方朔和张汤jsg争砚台,小声问霍去病:“不是价高者得吗?谁出价高卖给谁啊。有什么好争的?”    第47章 一举两得    刘据出生当年刘彻选址创办太学。其实学校还不能叫太学, 盖因还处于试办阶段。    由于没有先人经验可借鉴,摸着石头过河,是以群臣建议太学制度规范后再广收学生。现今太学生多是长安子弟。其中大部分是有钱买笔墨砚台、早早开蒙的世家子弟。    张汤有一子, 到秋入太学。此子聪慧过人,很得张汤看重,日前张汤叮嘱夫人, 带他亲自选购笔墨砚等物。    过于贵重的东西,张家捉襟见肘, 便宜的又怕孩子在太学被一些世家子弟瞧不起。挑了几日只选中一只毛笔。    前日张汤看到刘据卖的东西里头有个砚台就想到他儿子。    小太子的砚台上雕有花草, 很适合少年用。这砚台不贵, 即使溢价张汤也承担得起。有了这个砚台, 儿子入太学后无人敢在他的衣着用品上做文章。    甚至有人无心碰到砚台还会惶恐不安。    张汤上次钱不够, 这次备足钱, 正要拿走砚台,横出一只手, 耳边传来:“价高者得。”    手的主人以及说话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酒蒙子东方朔。    张汤闹不明白, 东方朔要砚台做什么。    东方朔也有一子, 跟公孙敬声年龄相仿,不如张汤之子聪慧, 无论太学招生标准是家世、年龄亦或者学识其中之一, 东方朔的儿子都没有资格。他因求了刘彻, 学校破例录取, 用得着砚台。    张汤早年是通过刘彻舅舅田蚡的门路上来的, 东方朔靠一篇文章自荐。虽说当前张汤比东方朔位高权重, 可这点也表明东方朔有些脑子。    张汤能想到的,东方朔自然也能猜到。    太子卖的这些东西, 便宜又用得着的不多。买了砚台一举两得的好事,东方朔岂会便宜旁人。    霍去病年少想不到这层,冲赵破奴微微摇头:“谁知道这俩人怎么想的。不管他们,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