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第1/2页)
    对此,丈母娘都说了他几次,让他别被人说闲话了。    周济民可不怕,他还巴不得呢。    以他家里现在的情况,他就算辞职了,关系也不大。    而且老杨要是真的允许他辞职,估计陆纪一能马上来京城把他接回东北去。    再说了,他马上就参加高考了。    就算失手,没考上京师大学堂,那也没关系,其他学校也可以的。    所以他是不愁工作的。    丁秋楠也说过他,他不想工作的话,也别辞职,把工作留给老三老四。    对此,周济民说自己会有安排的。    先不管四小只能不能考上大学。    一旦她们中还有人考上大学,或者周淑晴和老三都有工作了,那么老四和老五必须有人下乡。    要知道,这两年,京城的四合院、筒子楼等,基本上已经被分配完了。    等到了66年之后,一大批青年全都长大了。    这些人要谈恋爱要结婚,没房子可不行。    靠单位分配?    那根本不可能,因为工作岗位都定死了,还有多?    没有工作,哪里给分配房子?    就算顶替了父辈的工作,也没有房子可分啊。    所以,成千上万的城里青年,全都去更加广阔的农村地区。    因为城里人口和住房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所以,周济民他们家五个孩子,不可能全都待在城里。    否则到时候的话,他们周家怕是直接成靶子了。    城里的工作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    那么多人想留在城里,凭什么你们周家占了那么多个?    别说周济民跟脚一般,到了那个时候,跟脚再牛都不好使。    在南锣鼓巷的时候,周济民才拿了两次轧钢厂的奖励,院里的邻居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他捐钱了。    那个时候,周家的英勇之家名号都不好使了,更何况以后?    再有,他还怕老三老四到时候脑子发热,被人忽悠,跑去大西北了,那他不得哭死啊?    所以,周济民不得不提前安排好一切。    连续挖了一周,冰窖的基本轮廓已经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固定整个冰窖了。    到了这一步,周济民就不需要掩饰空间的能力了。    反正挖出来的土,都被他‘运’到外面了。    冰窖顶部结构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固定,这一步不好弄。    钢筋最多的地方就是轧钢厂了。    之前上班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搜集了不少轧钢厂丢弃在仓库的废钢材。    这些废弃刚才千奇百怪,只不过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