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20节  (第1/2页)
    第二日午间时候,姜月带着雕好的炸毛小猫去手工坊卖。    李掌柜一见到她,便知道她带了新的木雕,笑迎道:“姜姑娘,可是雕好了?”    姜月点点头,将木雕从怀中拿了出来。    李掌柜眸中满是惊艳之色,激动道:“这也太逼真了!”    即使一眼能看出木头的材质,李掌柜仍觉得这小猫木雕做得就跟下一刻小猫就会活起来一样。    姜月问:“李掌柜觉着,这木雕能卖多少钱?”    李掌柜目光如炬,将木雕翻来覆去地观看,眸中满是敬佩,思索片刻后道:“依我看,可卖十五两。”    虽然他这小店还从来没买过这么贵的小木雕。但这木雕姜月做了两天,单从工艺时间成本上去算,也不能便宜卖。    且这木雕的雕刻工艺之高超,市面上无人能出其右。    他接着道:“在下有信心,这个价钱一定能卖出去。在下先给姑娘五两银子定金,若是卖出去了,仍是三七分,少给的钱下次给姑娘。”    十五两银子,是姜月想都不敢想的价钱。    但李掌柜既然敢说,那她就敢信,左右李掌柜不会亏待了自己。她眸中含笑道:“那我就静待佳音了。”    李掌柜如今看姜月的眼神与看尊贵的摇钱树一般无二,他将五两银子交到姜月手中便恭敬地撵她道:“姜姑娘收好银子,早些回家做木雕吧。”    语气颇有些“摇钱树,你快些回家结钱”的意味。    姜月不免觉得有些滑稽。    李掌柜将姜月的木雕一放到架子上,有个眼尖的客人马上看了过来,“诶,那是什么?”    “是一只小猫木雕。”一位姑娘道。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这个朝代许多百姓家里都会养猫,虽然多是养来抓老鼠的,但由于猫亲人可爱,许多人对猫仍是颇有好感。    许多人围在了小猫木雕旁边。    “是一个炸毛的小奶猫。”    “它怎么那么可爱,看得我心都化了。”    “这做木雕之人的手艺简直出神入化,我感觉这猫就跟待会儿就能跳起来一样。”    ......    众人议论纷纷,对着木雕赞不绝口。    姜月见到这么多人喜欢自己的木雕,颇有些成就感。    她毕竟是现代百万粉丝的大博主,木雕是她最擅长的领域之一。目前只是初露头角,更好的手艺还在后面。    她往外看了一眼,今日她来得早,估计是碰不到女主她们了。    罢了,明日再来取银子也是一样的。    姜月回到家,对着黄杨木发了一会儿呆。她雕了好多天的小猫了,今天想试试不一样的。    不如雕一只小狗?    *    顾嬷嬷在姜家待了两天,无事发生。    姜远发每日守着铺子,大多数时候都在铺子里编东西,上午编棕榈叶,下午编箩筐筛子之类的。    她无聊得很,但白天在铺子里同姜远发大眼瞪小眼,她也不想开口说话。    偶尔姜月会过来同她说会儿话解解闷,没多久就忙活去了。    她作为国公府的人,也拉不下脸去寻她,失了身份。    但即使再无聊,她也会恪尽职守,遵从国公夫人的命令护好姜家。    到了第三天中午,顾嬷嬷坐不住,便到院子中走一走,见到姜月手中拿了个小狗木雕在比划着,一下子便被吸引了目光,问道:“姜姑娘,这是你雕的?”    她记得姜月上次送给夫人一个佛像木雕,也说是她雕的,夫人很喜欢。说是雕出了观音的慈悲相,定是有佛缘之人,夫人一直将那木雕放在自个儿屋里边摆着。    姜月见顾嬷嬷问起,便起身走过来,将木雕拿给她看,答道,“是啊,是一只在撒欢的小狗,还剩了一点没雕完。”    顾嬷嬷见这木雕小狗望着前方,撒丫子向前跑,整个狗身都腾飞了起来,尾巴和毛发随着风的方向飞舞,这雀跃鼓舞的模样,可不就是在撒欢嘛。    顾嬷嬷赞叹道:“姜姑娘手真巧,这木雕瞧着就令人开心。”    姜月笑道:“我做木雕一方面想挣钱,一方面也是想给别人带来快乐。世人皆苦,也只有令人快乐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买。”    顾嬷嬷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姜月的谈吐不似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但看着小姑娘清澈明亮的眼神,便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年轻人有想法,有创造性,不稀奇。    午后,一位身穿紫袍,手里握着一把折扇的公子哥儿带着几个人大摇大摆地进了云生巷,“姜家那一家子穷光蛋,挣的钱还不够我塞牙缝的。不过姜家有一点好,那便是无权无势又窝囊好欺负,哈哈哈哈。”    在他眼里,欺负百姓也是一种快乐。    这人正是刘员外的大儿子,刘均。    待他走到巷子深处时,被身后的小厮扯住了袖子,“公子且慢,好像有些不对劲——姜家门口停了辆马车。”    刘均睥睨着一对贼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