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苟,也是一种境界 (第2/3页)
秦墨倒要看看,贾诩要苟到何种程度。 “王上立咸阳为西都,王城龙川却也不能无人坐镇,臣下斗胆,恳请王上准许,让臣下坐镇龙川城。”贾诩道。 还真是一退再退。 明眼人都知道,咸阳虽然只是西都,但越国之重心势必会从百越之地,向关中地区转移,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军事等等。 百越之地的地位将急剧下降。 贾诩主动要求留守龙川城,无异于自行请求“流放”。 真够狠的。 “那咸阳这边怎么办?丞相不会不知道,这边有多忙吧?”秦墨无语。 贾诩拱手,笑道:“论内政才干,文若强臣下太多,越是这种复杂局面,越能发挥文若的内政才干,臣下就不献丑了。” 荀彧很是无语,躺着也中枪…… 这不将他放在火上烤嘛。 “王上,咸阳必须要有丞相坐镇,没有说让臣下一个吏部尚书镇守咸阳的道理,丞相自请返回龙川。”荀彧立马撇清。 “……” 秦墨有点脑壳疼,臣子太秀了也是个烦恼啊。 闹归闹, 贾诩提议的派一位重臣留守龙川,确实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两地隔了千山万水,边境线拉的实在是太长了。 两边的战略重心也不相同。 百越作为越国“龙兴之地”,底蕴还是浅了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战略重心都还在从渔猎文明向农业文明过渡。 也就是闷头种田。 只要安抚住百越蛮人,让各个部落的蛮人过上好日子,南越军的将士们才会一直追随秦墨这位王,不断为越国开疆拓土。 百越的防御重心,也是东北面的邻居楚国。 至于关中秦地,早就发展成熟,王庭的战略重心是安抚住老秦人,渐渐使其融入越国体系之中。 关中到没什么好防御的,却是进击中原的前哨。 基于此,之前秦墨就在考虑同样的问题,他原本是属意户部尚书白桦,没想到,贾诩、荀彧两人却客套起来了。 秦墨想了下,也不欲磨磨唧唧,道:“既然如此,那就文和留守龙川,授文若文渊阁学士衔,兼吏部尚书,主持咸阳政务。” 贾诩既然想苟,那就让他苟一阵吧。 “王上圣明!”贾诩舒了口气。 “谢王上恩!” 荀彧虽然意外,到也承受得住,心中也不虚就是。 ………… 转眼已经是九月。 五国大战的余波渐渐消散,获益最大的越国也都渐渐走上正轨,黑水军新组建的三个军团正在有条不紊的整编中。 关中地区的边军、地方屯军,也都在有序恢复中。 在此期间,越国也完成了一轮人事更替,丞相贾诩留守龙川城,荀彧被授文渊阁学士,原大将军廉颇转任兵部尚书。 重新出山的武安君白起被授予大将军衔,总算是安抚住了秦军士卒。 闲下来的秦墨,正在跟到访的周世洪闲聊。 “战国的事情告一段落,你是不是该照顾一下太上道院啊?这都快过去一年了,第二次讲道还杳无音信。”周世洪却是来抓包的。 “是我疏忽了。” 秦墨也有些不好意思,前番忙着五国伐秦,哪里还有精力顾及道院,笑着说道:“那就三天之后吧,我开启第二次讲道。” 他这是给学员留一点准备时间。 第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