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2页 (第2/2页)
个字了。后来还是解放了以后要确切的两个字。刚好那个时候是建军节前后,就干脆改成了八一乡,容易记,好写,还有纪念意义。 “对。”项骆笑着应了一声。 “就你们村出的菌包?”交警又问。 项骆笑道:“看来还挺畅销的。是我卖出来的。” “……”交警看着项骆,瞧他不像是在撒谎,又看看他背后的车,这么一看更不像撒谎了,“那你这是要买什么吗?” “就是随便转转,我们这还是心血来潮过来看看,都没带多少东西。看上什么也不见得能买得起。” “……要是实在想买可以跟官方借。”交警道,“我们规定是消费一定金额后是能够得到一定的信用值。资金流动的越多,信用值也越高。利率还算可以。你们兜售菌包应该也算在内。我可以先带你们去信用处查一下。” 项骆还真不知道这个,毕竟他们一直以来都是窝在村子里的。 项骆看向祝炎:“去看看?” 祝炎点点头。 能去看看就去看看吧,借点钱来买东西也不错。他们倒是不差那点利息。 交警那边给安排人,一个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骑着个自行车在前面引路。 那自行车一看还是过去的那种共享单车。显然在末世后被官方征用了。 二人跟着自行车一路往里走,项骆开车的时候也不禁看看道路两旁的招牌。 有的招牌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已经相当残破了,也有的还很干净。这世道没人去清理,应该是材料本身的问题。 还有部分的招牌被铺上了一层印花塑料布覆盖了原本的凹凸招牌,新的招牌上印着卖棉袄、做棉被、弹棉花一类的字样。 不过这一条街上关门的店铺十之八九。 道路两旁的树木也都在根部砍了,特有的甚至连根都刨出来了。这树根晒干了也能当柴烧。只是不知道是官方挖的,还是这附近的居民挖的。 而道路的两边也不乏岗哨和巡逻的官兵、警官。 这样的情况下,只怕是不能去居民区看一看了。 也不知在城市里居住的居民们现在什么样。 看不见,项骆就更加好奇了。 往前走了一段路,拐了个弯在一家邮政前停下来。看那门口有人进出,显然就是这里了。 项骆停了车,刚要下车发现祝炎没动:“你不去看看吗?” 祝炎摇了摇头:“你去就行。” 祝炎看了看四周:“怕碰见熟人?” 要知道祝炎老家就在隔壁市,距离这边并不远。而且他家有钱有势,末世前生意做大一点的,几乎都接触过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