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九章 张钧为母献平州 天方一神斗 (第5/7页)
这东西可不是狼牙棒能解决的。 因此从阿骨打开始就要求宗室子弟拜儒者为师,学文习武均不许荒废。 吴乞买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书卷丢在一旁,摇了摇头,对这些答卷很是不满。 “陛下,有南京战报。”一个内侍低声对吴乞买拜道,吴乞买抬起头道“拿进来。” 吴乞买打开战报,翻看了一遍,不但不喜,反而担忧了起来。 南京的被平定是吴乞买心中早已猜到的,但宋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他早已猜到的,但没想到的是宋国如此无能,那么多的来往信件均被完颜宗望缴获,倒不是他怕了宋国,反而在吴乞买心中其实一直瞧不起宋国,觉得宋国打仗不行,就会用阴谋诡计,他担忧的是如果宋金开战,那么前线将领的权威必然会进一步加强,他不是阿骨打,根本压制不住这些骄兵悍将,当了皇帝后他也读了不少史书,什么叫做兵强马壮者当之他可是明白的。 政治的真谛就是权衡和妥协,吴乞买暗暗思量如何在此次事件中得到最大的好处。 次日朝会上,当吴乞买将完颜宗望的信件传递众人后,果不其然,众人当场就爆了。 首先爆发的是完颜宗翰,他对众人说道“宋人狡诈无信,多次欺瞒我国,难道我们还要和他们讲信义吗?” 吴乞买对完颜宗弼问道“兀术,你去了宋国,宋国实力到底如何?” 这是第一次完颜宗弼在这样重要的问题上发表意见,他有些激动的说道“回陛下,宋国人口繁多,城墙高大,但君昏臣jian,如同一只绵羊率领的群狼,何况他们还称不上狼,唯一可惧的就是宋器甚利。” 一人出列道“启奏陛下,宋人善于用坚城硬弩守城而战,如不能通晓其地利军情,恐战而不利啊。” 完颜宗翰看向那人,见是韩企先,本来准备发火的他不由消了火气,问道“依你之言,该当如何?” 这韩企先如今是枢密使,隐隐为汉臣之首,平日和完颜宗翰也多亲近,故而完颜宗翰对其也算有礼。 韩企先说道“事有轻重,如今我国首要之事是迁都,且宋国虽无信在先,但两国之间不可轻战,何况宋国答应给我国的钱粮还未有部到齐,当先派遣使者讨要张觉等叛逆,再挑选精兵强将于上京备战,再派遣细作前往宋国打探虚实山川,待我国迁都完毕,钱粮齐聚,军备完整之时,宋国如还不悔改,当发兵攻之。 如此一来,我国出兵名正言顺,又以有备攻无备,当可万。” 吴乞买微笑的点了点头,韩企先的话其实是他教的,别看韩企先和完颜宗翰亲近,但韩企先深知为臣之道,对吴乞买也是听话的很。 吴乞买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自己手中有一只听话的军队,他已经想好让自己的嫡长子完颜宗磐统帅这只军队,为自己一系在军队中夺得话语权。 众人听韩企先的话,都觉得有礼,便按下怒气,派遣使者前往燕山府讨要张觉。 ——燕山府 “祸事了!祸事了!” 王安中慌慌张张的来到郭药师的府上,找到郭药师说道“金人已经派遣了使者前来讨要张觉,还说如果不给,就要自己带人来找,我早就说过了!这张觉不能留!” 郭药师按住王安中,安慰道“莫急,莫急,之前你我不是商量过了吗?如果金人讨要,就送他一个人头就是,我这几日已经寻到了一个相似之人,只要杀了送去,自然无碍。何况金人来讨要张将军,可有什么证据证明张将军在我燕山?” 王安中摇头道“这倒没有,但张觉从平州南逃,除了我宋国,还有何处可去?” 郭药师笑道“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惊慌呢,如今张觉在我军中伪装化名,除非是亲近之人,否则必难认出,金人既然没有证据,大可先拖延一二,就说平州之事我等并不知晓,张觉也没有逃奔我国,我国将先行寻找,如找到了,必然交还,如此先看看金人的气焰再说。” 王安中心中是又气又怕,觉得燕山府简直就是火山一般,根本坐不下去,这郭药师又是一个混不吝的,从来不听自己的意见,如果金人真的南下,无论胜败,自己都难逃干系,与其如此,还不如早日离去。 已有逃意的王安中便一边动用关系,希望调离燕山府,一边回复金国,说会搜查张觉,如有发现,就将交还。 此时的金国正在迁都,实际上根本没工夫搭理张觉这件事,但宋国如此敷衍欺瞒还是将金国上上下下的骄兵悍将气的要死。 ——大同府 大同府此时是金国的西京,是完颜宗翰的主管之地。 如果说在朝中,韩企先是汉臣第一人,那么在大同府,高庆裔就是渤海第一人。 高庆裔本是辽臣,降金后在完颜宗翰账下作通事,多次出谋划策,被完颜宗翰视为智囊心腹,此时官居西京留守,可以说在西京这块地方,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一人之下也是下,当完颜宗翰回到西京的时候,他依旧是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