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节 (第2/6页)
凶手同样是日本人。这次,他下定决心要新帐旧账一起算! “这种事我还用得着日本人承认吗?我只是拿刺杀事件当借口,让全世界诸国都知道是日本人阴谋在先。之后不管是什么样子结局,都不会影响我们‘亚洲战略’的执行。今天已经很晚了,明天早上,国防部和北一集团军所有上校以上级别的军官都到场开会,届时我会宣布正式向日本人宣战的具体细节。”他掷地有声的说道。 在场众人相互之间对视了一眼,虽然他们各自心里还有几分疑虑,可吴绍霆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事情都发展到这个份上了,日本人明目张胆的行刺国家元首,哪怕没有国际舆论的支持,中华民国本身都不能坐视不理。否则,丢掉的不仅是国家领袖、中央政府的面子,更是一个国家的声望和骨气。 “行了,大致的安排,国防部的诸位明天早上先进行早餐小会,到时候把大纲拿给我过目即可。关于东三省的最终安排,容我今天晚上再考虑一下,明天早上一并决定。”吴绍霆最后补充的说道,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都退下。 不过国防部的官员与其他幕僚离开之后,吴佩孚仍然留了下来。 吴绍霆看了一眼吴佩孚,问道:“子玉兄,还有什么事吗?” 吴佩孚微微叹了一口气,走上前一步,脸色郑重的说道:“元首,刚才警卫团的哨卡来过电话,说是您把张作霖送回奉天城了。” 吴绍霆颔首道:“没错,是我下令的。” 吴佩孚用更加凝重的语气说道:“元首,您要知道,并非我与张作霖有什么私人恩怨,只是今日兵变仅仅拿一个副师长开刀,只怕很难以儆效尤。张作霖身为奉系军阀有头有脸的人物,而其名义上也是这次兵变的发起人,您就这么算了,传出去只怕颇有不不利。” “子玉啊,”吴绍霆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可知道我们这次来东三省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吗?你当然心知肚明,我们要对付的是日本人。并非我妇人之仁,如果这次兵变的事件军情局能早一步破获,我甚至不会让他发生。传出去对我们真正有影响的不是放了张作霖,而恰恰是这次兵变事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您是说……”吴佩孚显然是没有弄明白了,只是从吴绍霆的口气当中,隐隐约约感触到几分想法。 “这次兵变一旦传出去,对我们目前国内正在膨胀的声势是一次打击。我们好不容易凝聚全国上下的民心、军心,正是众志成城向日本人开战的时刻,可偏偏在这个时刻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试问,国内的老百姓会怎么想?国外的舆论又会怎么想?知情或者不知情的人,都会认为我们南京中央政府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要跟日本人开战,地方政府根本是不支持的。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凝重而严厉的说道。 “我明白了。”吴佩孚表情深沉的点了点头,“如元首所说,这件事确实可大可小。日本人既然能派人潜入到元首办公室刺杀,他们自然也能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消弱我们中华民国内部的决心。此事一定要多加提防!” 顿了顿之后,吴佩孚又说道:“元首,难道正因为如此,你才需要张作霖站出来做一个表态,然后借机把兵变的事件大事化小?” 吴绍霆脸色略有缓和的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当然,也是我最担心的一点。除此之外,我们中央政府主动挑起战争,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策应和支持,这场战争绝不会得心应手。前清那会儿留下来的地域之见一定要彻底消除,我们中央政府必须代表整个中华民国,因此与地方政府之间要有密切的协调。” 吴佩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元首的打算,就是让张作霖来做这个协调?” 吴绍霆说道:“张作霖并非没有野心,他也不会完全臣服中央政府,对付他这种人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犹豫了片刻之后,吴佩孚问道:“我之前也听卜公说过,当年他督抚东三省时就看出张作霖有权欲面相,一旦放松对其监管,必会如同脱缰之野马,迟早要干出一番不为人臣的事业。既然元首您同样也看出这一点,为什么还要选他?比起张作霖,许芝田、孟树村等人更容易掌握在其中。” 笑着摇了摇头,吴绍霆怅然的说道:“归根结底,我要的是一个能干的人。孟树村此人左右逢源,处事圆滑,却不是一个真正带兵的料。许芝田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