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8节 (第2/5页)
耳目。松坡兄,你好好计划,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吴绍霆补充的说道。 市场花园行动原本是指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发动的一次作战,但是与蔡锷制订的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第一次联合兵种大规模作战的首次应用,当然,一旦蔡锷此次作战计划成功投入战场,那必然将彻底改写军事史。 事实上市场花园行动分为两个行动,“市场行动”是指空降部队,“花园行动”则是代指陆面部队,合称为“市场花园”行动。此次作战的战术主旨是借由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降部队奇袭,配合地面装甲部队快速移动的协同作战,夺取荷兰境内主要河川上仍由德军控制的一系列桥梁;而战略目标则是在夺得这些桥梁的控制权后,让盟军得以跨越莱茵河这个德国边境上最后的天然屏障,趁德军尚未站稳之际,在短时间内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 尽管在行动之初尚称成功,盟军在9月20日时攻下位于奈梅亨的瓦尔桥,但是最终因为位于阿纳姆的最后一座桥梁,步兵援军无法抵达完全占领而宣告失败,尽管英军第一空降师已经坚守在当地超过最初预期的时间。一直到1945年3月,莱茵河仍然是盟军与德国本土间一直无法跨越的屏障。 虽然如此历史上的“市场花园行动”最终以失败而结束,但吴绍霆相信由自己命名的“市场花园行动”必然不会一无所成,毕竟日本在防空力量和陆面力量上的军事部署,远远没有当时德国军队那种规模和效率,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在多个方位同时出现,正面陆军主力再适时的发动总攻,以日本目前的兵力根本应接不暇。 “元首亲自命名代号,我统帅部必然全力以赴!”蔡锷挺起胸膛的说道。 “稍后通知潍坊空军基地,让空军总司令李胜如尽快赶到奉天来见我,之后统帅部要与空军协调好,不管市场花园行动计划能否成功投入战场,计划前的准备工作仍然不能怠慢。”吴绍霆接着又交代道。 “元首,您的意思是训练更多的空军陆战队,是吗?”张孝准问道。 “没错,事实上我认为空军陆战队应该具备更专业、更有效的装备和行动方法,单纯的通过飞艇运输,然后降低飞艇高度用绳索垂降,这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限制性也非常大。国防部后勤部应该立刻召开军备研究会议,为空军陆战队设计更合适、更合理的装备。”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 坐在长会议桌左侧的国防部军官们马上交头接耳讨论了起来,以目前中国对空军军事器材掌握的程度,虽然算得上非常先进,可做为空军一个分支的空军陆战队却是缺乏了解。自从南方第一集团军开始训练空军陆战队之际,几乎就是训练步兵的平衡性和消除恐高心理而已,再也没有其他方面更科学的进展。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68章,德国再次来访 吴绍霆当然知道这是因为中国将领普遍缺乏更广阔的知识,所以造成了思维狭窄的局面,降落伞这种东西早在十三世纪就有出现,并且在外国的侦查气球、民用气球等等航天器上面,已经普遍配备保障人员安全的降落伞了。正当他准备把“伞兵”构想说出来时,一旁的张孝准抢先了一步。 “当年在日本留学时候,我曾经见过日本热气球部队的士兵经常会背一个背包,据说背包里面装着一种叫‘阻力伞’的东西,说是可以在热气球遇到危险时,士兵凭借‘阻力伞’能够安全着落。”他在说这番话时的语气不是很肯定,似乎这件事仅仅只是一个印象。 “阻力伞?这是什么东西?” “这怎么可能?人从半空中掉下来,还能安全着落?这阻力伞是翅膀吗?” “这东西一定很先进吧!” 在场的众人纷纷议论起来,只有那些曾经留学外国的军官保持着冷静,不管他们是否见过降落伞之类的东西,但是很显然中国人普遍的见识仍然很短浅。 这时,吴绍霆不动声色的说道:“没错,就是阻力伞,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降落伞。我曾经在德国留学时亲眼见过这种东西,这是利用空气阻力减缓下降速度,让人能够从空中以安全的速度落地。或许你们觉得这是一件奇怪的事,不过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雨伞,刮风下雨时你们会不会觉得手里的雨伞很重?总是向后拖累?说的直接一些,降落伞就是设计更大一些的雨伞,两者是同样的道理。” 一名师部军官担忧的问道:“让所有空军陆战队员都背着这样的阻力伞从飞艇上跳下去?这……只怕训练起来都很难吧!” 张孝准说道:“这方面我们可以聘请外国的专家来指导训练,就像是训练飞艇垂降那一样,可以递增高度来慢慢培养士兵的熟练度和心理素质。”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容易,不过一旦熟能生巧之后,我们自然会有一套更科学、更有效率的训练方式。诸位,试想一下,空军陆战队员出其不意的降落在敌人后面,这已经不是可怕的机动性那么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