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猪仔 (第2/2页)
笑道。 去年养了四只,除去过年和酒席的,余下一只,今年留在家里的时间应该比去年多,夏志安想了想,看向曹氏,“倘若再喂四只,忙的过来吗?” 曹氏刚才所想与夏志安一样,点了点头。 “正好,这边四只都是一窝的,你们瞧瞧?”金大贵道。 夏志安几个向猪棚走近了些,他用猪棍轻轻拍打几只猪仔,顷刻只闻尖叫声,它们满棚的跑起来,他与曹氏挨个地仔细瞧。这些小猪仔两眼有神,鼻头湿润,皮毛光亮,腿也算长。他走进猪棚,捏着一只猪仔的耳朵,顿时刺耳的尖叫声响彻金家大院,接着又看了看猪粪,满意的点点头。 “行,金大哥,这四只都要了。”夏志安笑道。 陈氏连忙去拿秤,两口子秤过的略旺,一共七十八斤,一斤六十文,计四千六百八十文。陈氏满脸笑容,近五两银子,要是搁在村里别家,多是分几次给。夏家就不一样了,短短几个月已经成为村里上等的人家,哪户人都愿与之打交道。 金大贵,夏志安,曹怀诚三人将小猪仔装进箩筐后,抬到了板车上。 “小娅,那我先回去了,有空再寻你叙。”夏花见夏志安已经买好了。 金小娅应诺。 “爹,这些猪仔的耳朵咋都这么短啊?”夏花道。 “诚娃子知晓吗?”夏志安道。 曹怀诚笑着点点头,“阿花,你大舅教过咱,嘴巴短的小猪往往不拱食,不拱槽,不拱圈,这样就不浪费吃食,你看,还有这肩......” 夏花哦哦直点头,原来挑猪仔还有这么深的学问。 小猪仔的伙食略为讲究,曹氏说最好不要吃生食,长一段时日就不用煮了。夏志安一行人回来后,青叶与小慧已煮好了一大锅猪食。 这厢,金大贵一家正吃着夏花送过来的糕点。 “夏家大房是发达了,咱估计他家还会更红火。”金大贵道。 “可不是,你看这可是京城的云片糕,能去京城的人家肯定非富即贵。夏花这丫头道不是不错,别人送她家的,这还巴巴的匀给小娅。”陈氏道。 “阿花有什么都想着咱,卖凉糕那会儿子还送了凉糕,女儿身上的衣裳,头上戴的头绳……都是她送的呢”金小娅忙道。 “嗯,日后咱家多去他家走走。”陈氏笑道。 “哎,都道是龙生九子,这不,夏家三房的儿女还真不好说。”金大贵道。 “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张婶子两口子可不是好相与的,夏志发在他大哥铺子上工好好的,前儿听说就不去了,这好好的咋回不去呐,一月好几两银子,庄户人家要挣多久啊。”陈氏说完,又拿了一块栗糕,直叹好吃。 …… 这天晌午后,夏花眯了会儿子便去寻辉儿了。 辉儿的羌绣功夫越发精湛,这会儿子正绣着鞋面。 “姑,阿花觉着有一天你准成大家。”夏花道。 “凭嘴。”辉儿嗔道。 “咦,这是给黑娃做的?”夏花道。 “嗯呐,眼看学堂就快开课了,估想着给绣两双鞋面。”辉儿道。 “姑偏心,阿花不读书就不给了。”夏花嘟着小嘴。 辉儿见此,有意逗她:“你给咱家考个女状元回来,姑天天给你针绣。” 夏花哼哼两声,这分明是不可能的事呀。 “对了,姑问你,针绣的事儿还要不要继续?”辉儿道。 “等等吧,虽说上批的绣品反响不错,不过咱们几个小打小闹也成不了气候,姑你先练着,针线布匹都从咱俩上会赚的里面出,不够就从咱这里支,日后补上。”夏花想了想,小声与辉儿嘀咕着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