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月银 (第2/2页)
青叶、小慧,小波,都是各自两个尺头,五块布头是老板送的,咱送给欣儿与敏妹各一块儿,还省三块,娘,小姑与咱各自一块儿。”夏花道。 曹氏点点头。 两人将尺头包好,去了堂屋,正好李燕蓉也在。 “娘,咱家想着这一天天热起来,得作夏衣了,故而给家里每人备两个尺头。”曹氏道。 夏花将老爷子两口子,辉儿的六个尺头一并给了姜氏,二叔一家的给了二婶。 姜氏摸了摸,全是缎,道:“日后倘若要买,就买细麻得了,现在是每个月有进项,攒着留作急用,黑娃读书得花费不少,如今又买了田地,省着点儿花。” “奶,这不怪娘,是阿花的主意。”夏花随即又解释了一遍。 姜氏听了,笑着看着夏花,倒没再说啥。 李燕蓉瞧着布料,眉眼含笑,不过听闻姜氏言语,神色一暗即逝,夏志安一家日日有进项,这点无非连零头都不是。当初夏家给的聘礼都是尚好的绸缎,且是整匹的,但是李四家的只陪嫁了两匹。不过想着还有两个弟弟,家里不算宽裕,也想帮衬着娘家。随即道谢后,拿着尺头回西厢房了。 “娘,那咱去灶房准备饭菜。”曹氏道。 姜氏点点头。 曹氏走后,姜氏瞧着夏花半晌,欲言又止,终未出口,夏花也就没问,寻辉儿去了。 辉儿听夏花说又买了布,还是缎,不免开心。 “姑,给,今儿买布送的。”夏花道。 “哟,这娟正好绣块帕子,只送了这一块儿?”辉儿道。 “不是,五块,欣儿,敏儿,娘,你,我,各一块儿。”夏花道。 “你那一块儿拿来,姑一块儿绣了。”辉儿道。 “呵呵,小姑真好。”夏花笑嘻嘻挽着辉儿软声撒娇。 …… 李燕蓉的女红是不差的,裁剪、针绣都能上台面,回屋后,她见夏志全刚好回来,正好量了尺寸,铺开于外间的大长桌上裁剪开来。 “这是大嫂买的?”夏志全道。 “嗯呐,家里每人都有,连青叶、小慧、小波都一样呢。”李燕蓉道。 “她俩跟阿花似亲姐妹般,理应算在内。黑娃在外读书,日常都是小波打点,感情自是要好。”夏志全道。 李燕蓉剪裁的手一顿,笑了笑。 “对了,蓉儿,咱家没有分家,按理咱们应当每月向公中上交月银,大哥交的是五两,你看咱们交多少合适?”夏志全道。 “全哥,咱俩能与大哥一家比?爹娘未提,大嫂也未说,何必拂了大伙儿的好意。”李燕蓉道。 “你的意思是不交?”夏志全道。 “也不能这样说,咱知晓你们兄弟感情深厚,可你也得为自己,为蓉儿,为咱们今后的孩子想想,要不等娘提及或是问问娘?”李燕蓉道。 “咱去问问娘吧。”夏志全道。 “蓉儿去吧,正好娘俩叙叙。”李燕蓉道。 夏志全点点头。 李燕蓉上了堂屋,见姜氏不在,小辉说去后面菜园子了。 “娘,翻地呢。”李燕蓉走了过来。 “嗳,咋啦?“姜氏道。 “有个事儿,问问娘,是这样的,咱与全哥成亲快两月了,今儿全哥说要向公中交月银,娘,你看咱俩这是?”李燕蓉支支吾吾含糊半晌也未说出所以然来。 姜氏眼神闪了闪,道:“这事儿,娘想想吧。” “嗳,娘,那咱先去灶房了。”李燕蓉道。 晚饭后,夏志全一家走后,姜氏留下了夏志安一家,将此事说了。 夏志安两口子相视一看,显然早已商议过此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