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传奇_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节 (第2/2页)

犯!照为天下苍生,必须一战而定乾坤,今大军抵北,救百姓于水火,立功业于千秋,破天火于军前,追顽酋于漠北,终斩首而归!奇功虽建,三军寂寞。怜我将士,沉魂草原,伤我百姓,丢夫失子!

    然功业终建,须知匹夫之生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之说。我威武之师,纪律之师,随死犹生,今当归来,魂兮归来,享我烹酒,享我尊荣!

    为敬!”

    当朱厚照念完这词,众人肃穆,天地不语。时值深秋,落木萧萧,四处寂寥。

    士兵对天开枪作为祭奠!一时,天地都仿佛在悲戚。

    当行前的最后一夜,朱厚照和贴木心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是如此的难分难舍!

    “你说,你会不会忘记了我?”贴木心说。

    “我哪里会忘记你呢,我一生一世都好好的爱你!”朱厚照说。

    “你要真忘记了我,我就当是守寡罢了!”贴木心心里很开心,她喜欢听他说这些话。朱厚照紧紧的抱着贴木心。

    两个人经过了那样多,此刻,是最契合的时候了!在这个秋风四起的时候,寒意中,他们彼此温暖着对方。让对方一生都不寂寞。

    然后第二天,班师回朝。在回程开拔之时,许多瓦剌老者都给明军端来好酒,说是给朱厚照送行。

    “看来你们百姓还是记得我啊”朱厚照说。他有些感动!|

    “皇上陛下一定要记得我们,我们受您的大恩,无以为报,只能送点吃的给将士们”百姓们说。

    ”既然大家如此深情厚谊,我们以后就成为真正的亲兄弟,一起好好的生活!”朱厚照大声说话!

    此刻,啥都不需要多说。

    大军已经走了很远,还看到那些好兄弟在送别的路口望着他们。还有那些瓦剌士兵,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兄弟都来给他们的熟悉的兄弟送行。他们都热泪盈眶。

    看着这一切,朱厚照知道,两个民族已经接下了兄弟般的友谊,他知道,这就是以后的和平的基础。

    “子曰,远人不服,修文德使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朱厚照念着这些句子。

    “须知武力不可长久,文德才是永恒呀,只是武力不申,国威不振,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并行不可废啊!”

    朱厚照又想起诸葛孔明的故事,孔明可以七擒孟获,使西南千年来,基本上没有大的反叛,那是多大的功业啊!如今自己做到了真正让瓦剌心服了吗?

    如果真的作到了,那将是大明幸,万世幸啊!

    只是自己终将走入历史,走入那些风烟的画卷里,走入一个因时光久远就会湮灭的传说里!

    那是一个悲哀还是一个幸福?

    幸福,可是那幸福到底又在哪里?

    这时,马上的他,看到了一个人,在前方的一个山上崖上,正看着他的方向,那人一身黑衣,蒙着面,旁边只有一个人随行。

    看着那个身影,朱厚照再熟悉不过。他痴痴的望着那个方向。

    仿佛可以凝望一生!

    不知道他凝望了多久,他身边的将士就停了多久。

    很久,他看着身边的将士,“走吧!”

    远远地,他向着那个方向,微笑,不知道她是否看到了,只是他知道,他的笑会开在她的心里,陪伴她的寂寞!

    大军向前,朱厚照不断的回头,渐渐的,人影儿已经不见了。

    这时,山崖上的那个人,还在痴痴的忘,天边的白云飘浮,她在痴痴的念:“欢乐趣,别离苦,此中更有痴儿女,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厚照,今生我一定会去随你的,不管多难,我都会做到的!”

    第194章听琴却逢刺客临

    当朱厚照和班师的大军一路走来。沿途看到草原白骨累累,朱厚照心生叹息。

    “王侯将相霸业成,可怜白骨边城生,当时若知千年恨,不叫羌笛起龙城!”朱厚照叹息到。

    一路上,他都在思念着贴木心,好像对啥都不大感兴趣。看到的所有山山水水,他都想起当时和贴木心一起的情景。

    因为第一次去瓦剌的时候,来回也是走这样的路。

    虽然那时贴木心经过了变故,人是很恍惚的,可是那幅马上的佳人图,朱厚照却是永远的记得。

    就这样走着,快到了边境了。

    这天夜里,朱厚照睡得很早,有些迷迷忽忽的。

    突然他听见一阵琴声,那阵琴声,真是云裳诉,仿佛和那日在金凤楼上他听到的曲子,一模一样。

    琴声悠扬,如泣如诉,那个故事仿佛很悠久,又很靠近。充满了爱慕,也充满了悲伤。

    仿佛一个佳人,辗转在江南的烟雨里,抱着一把琴,浪迹浮生。

    她每日站在那弯弯的小桥上,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将谁痴痴的等待。

    到黄昏,青石板的小巷,只是空留下她的足音,千年成幻。

    又或许浪迹不知所踪,她抱着琴,在那只乌篷船上,船在河水里走,佳人的眼眸,是如此的寂寞,略带沧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