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1/15页)


    何庆奇便即查问,林震答说:“都集中在葫芦关。”

    到葫芦关有很长一段路,越发要赶紧动身。但是李太玄却得收拾刀圭丹药——作战受伤,自然是相斫而来的硬伤,所以他带足了止血生肌的金创药,让两名健硕的士兵,背起极大的药囊,由何庆奇和林震陪着到葫芦关。在清虚观中,何庆奇留下朱、赵二人,一面养伤,一面坐守,作为一个联络问讯之处。

    由葫芦峪穿过去,到达葫芦关已将黄昏。受伤的士兵不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呻吟不止,令人恻然。

    “各位弟兄,忍耐一下。”何庆奇大声说道,“我特地请来清虚观的太玄道长,替各位来治伤。道长的医道高明得很,请他看了,各位一定可以很快地痊愈。”

    说也奇怪,就凭这几句话,呻吟之声大减。李太玄点点头,欣慰地说:“弟兄们都很听话,诊疗顺利,就会好得快。”

    于是,从伤势最重的看起,一直看到午夜才能完事。果然着手成春,除了极少数重伤的以外,大部分都能起立行动。救伤的工作告一段落,大家都已累得不想动,只有李太玄的精神,却还很好。

    “道长!”何庆奇说道,“今夜就请在这里安置,如何?”

    “不!”李太玄答道,“我还是回去,明天中午再来。药还不够,我得趁早预备。”

    “那么,我陪道长回去。”

    “不必,不必!”李太玄定睛看了何庆奇一眼,忽有忧色,“将军,我替你诊一诊脉。”

    何庆奇倒是一惊。“怎么?”他问,“道长看我是病了?我自己并不觉得。”

    “你的气色极坏,将病之兆,而且不病则已,要病倒了来势会很凶。”

    于是何庆奇伸出手来。李太玄诊察得非常仔细,好半天,终于像是松了口气。

    “不要紧,不要紧!亏得将军的本源甚厚,若是他人,这一阵心力交瘁,就会心血枯竭,脱力而亡。如今只需服一样药——安眠的药,能够睡足三昼夜,一切都可恢复了。”

    “不行,不行!”何庆奇摇着手说,“大敌去而不远,要防他卷土重来;而况这里善后的事务,十分繁杂,哪能容我酣卧三昼夜?”

    “将军,这是没法的事。”李太玄说,“辽军远去,必定有不得不走的原因。既走了,一时不会再来。这是我有把握、看准了的事。”

    “是的!”何庆奇被提醒了,李太玄在辽国多年,对于他们的情况,一定非常熟悉,正该向他请教,“道长,你看辽军忽然回师,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倒猜不透。不过辽军出征,一向慎重,绝不会轻易折回,其中当然有极重要的事故,非在外的军队回师不可。这,在此刻无法细谈,也不需多说,我只跟将军担保,你要安卧的三天之中,大可高枕无忧。”

    “就是——”

    “将军,”林震接口说道,“你听道长的劝吧!清理战场的事,我们会料理。”

    听这一说,何庆奇不便再坚持。于是由李太玄替他找了些药,亲自动手煎煮,熬成nongnong的一碗汤,看着何庆奇一饮而尽,方始辞去。

    何庆奇一服了药,说也奇怪,本来心事纷杂,无复宁帖之时,此刻却心神恬静,双眼涩重,不由得就想寻梦了。

    林震替他找了一间清静的屋子,铺排干草,让他睡了下去。何庆奇口中还在交代,那件事该这么处理,这件事该那样安排,语声未终,鼾声已起。

    这一睡也不知睡了多少时候,等到醒来,反如梦境,只听人喊马嘶,是有节奏的喊声:“杀!”过一会儿又是:“杀!”万口一声,声如焦雷。

    何庆奇脑中还是空落落的,感觉非真非幻,亦真亦幻,一时连自己是什么人都想不起来了。

    “爷!爷!”

    这两声喊,似乎熟悉,一下子想起来是何小虎。转脸看去,果然是他,笑嘻嘻地站在他床前。

    “我记得是睡在地上。怎么——”

    “前天就将爷移到床上了。”

    “前天?”何庆奇有些想不通。

    “是的。前天!”何小虎说,“爷睡了三天半,今天是第四天了。”

    “啊!”何庆奇这才想起李太玄替他诊脉煮药的情形,这一下记忆差不多完全恢复了。

    “爷睡得好沉,几次都叫不醒。我们有些担心,特为请清虚观的李道长来看,他说不要紧,药力透了,自然会醒。”何小虎很高兴地问道,“爷,现在怎么样?”

    “我,”何庆奇腹中雷鸣,“饿得很!”

    “煨着一罐rou粥。原来是等爷醒来好吃。我去舀了来。”

    此时“杀”声又起,何庆奇急急问道:“小虎,那是在干什么?是弟兄们在cao练?”

    “是!在演习梨花枪。”

    说着,何小虎匆匆而去,何庆奇还有些话竟来不及问。一个人躺在床上,越想越糊涂。听声音人数不少,哪来这么多弟兄?思量着起身一看,只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