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9/15页)

想,再做决定。

    “男子汉,大丈夫,做事要有决断,利害关头总要提得起,放得下。你走,还有见面的时候;你不走,必不能两全。你好好想一想吧!”

    说完,燕华掉头就走——是有意如此,表示她无所瞻顾的决绝之心,希望能帮助李太玄割断那一缕缠得紧紧的情丝。

    “慢点!”李太玄突然有了一个超脱的主意——拉住她说,“我们一起走!”

    “不行!”燕华摇摇头,“绝不行!”

    “为什么?”

    “第一,我不能背弃公主;第二,我不能害我全家。”

    自己觉得很好的一个主意,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李太玄沮丧地低下头去。

    这一夜谈到天亮,依旧没有结果。燕华带着一双红肿的眼睛,拖着两条沉重的腿,离家回到公主府。而到了中午,忧虑着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来捕捉李太玄的是一队兵,前后包围,不容他有任何逃走的可能。到这时候李太玄才有些着慌,不过他的脑筋还是很清楚,认为这也算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替燕华“洗刷”的机会。当然,能不能洗刷得干净,是谁也不知道的事。

    他被押解着到了郊外的一座营帐,问话的是一名军官。人很和气,而且会说汉语。

    “韩燕华是你什么人?”

    “是我的妻子。”

    “你妻子是不是天天回家?你们的感情好不好?”

    李太玄答道:“我妻子每隔十天回来住三天。我们的感情很好,无话不谈。”

    “无话不谈?谈些什么?”军官问道,“是不是谈过公主府的事?”

    “是的,”李太玄点点头,“谈过。从那件逆案发生以后,她每次回到都痛骂那个叛逆;又说,公主也对那叛逆痛恨得不得了!”

    “是为什么?为了那叛逆行刺没有成功吗?”

    “这,”李太玄将双眼睁得很大,几乎要动怒了,“这是诬赖公主!公主怎么会指使那个叛逆去行刺?公主痛恨的是他犯上,大逆不道。”

    “噢!”军官笑笑,“你跟叛逆认不认识?”

    “认识!”李太玄答说,“他是公主府的人,我当然认识,只知道他武艺很好,人也很忠厚,竟想不到会做出那样的事。”

    军官停了一下说:“有人告你跟叛逆有牵连。这件事还要调查。案情太重,也不能放你回去,要关你起来。”

    “真是真,假是假。”李太玄表示出泰然的态度,“尽管调查好了。”

    于是,李太玄被禁闭在山坡下的一间石屋中。这间屋子本是戍守士兵的住处,设备当然很简陋。李太玄孤孤零零地被关在里面,乡思又勃然而生了。

    到晚来,笳角声凄,霜风渐紧,李太玄寂寞凄凉以外,又冷又饿。不能不向看守的士兵抗议了。

    “喂,喂,”他扒着窗上的铁栅喊,“你们不能把我丢在这里不管!”

    看守的是个白胡子老兵,摇着手说:“你别吵!马上就有人来了。”

    他没有骗李太玄,很快地另外来了个兵,为他带来了食物和干燥的马粪。石屋正中有个地坑,可以烧起马粪取暖。吃光了所有的食物,李太玄不冷也不饿了,开始想念燕华。

    也不知想了多少时候,忽然从窗外投进一块石子来,石子外面包着一张纸条,上面有一行字:“勿睡!午夜自见分晓。”

    这是谁投进来的?纸上的字又是谁写的?“午夜自见分晓”,意何所指?李太玄疑问重重,赶紧又扒在铁栅上往外望,却是什么人影也看不见。

    无论如何这不会是坏事。李太玄心里在想,自己平日谦和热心,人缘很好,必是有人暗中相助。只不知是如何“分晓”。兴奋加上好奇,越发驱除了瞌睡虫,眼睁睁地望着窗外的星星,只盼望午夜早早降临。

    终于有声音了,先是轻微的脚步声,然后是开锁声,最后是推门声。门外站着两个人,一个是看守的老兵,另一个很年轻,正就是替他送食物和马粪来的那个人,他手里提着一个包裹。

    “你不必问我的名字。”年轻的那个说,“韩燕华救过我的命,我现在要报答她。”

    李太玄有句早已想好了的话,脱口问道:“那张纸条是你写的?”

    “是的。闲话少说,你快走吧!外面有匹马,马上拴着干粮袋,喏,快穿起来!”

    解开他手上的包裹,里面是一套军服,一支令箭。这不用说,是让他扮成公干的士兵逃走。

    “时候不早了!你快换衣服。等下你上了马,一直往南走,只要辨清方向,不必择路。若有人盘问,你只说到太原有公事。”

    这太突然了,李太玄不知如何回答,自然也无动作。但那两个人却不由分说,动手来解他的衣纽为他更衣。

    “慢点!”李太玄说,“我走了,你们怎么办?”

    年轻的那个告诉李太玄,一切都不用他管,只管自己逃命好了。又说救他的动机,只是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