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应对 (第3/3页)
乡之情,却…… 愤怒。 仿佛在这一刻,如溃堤洪流般,奔涌直下。 之前极力压抑的,对现任主事的不满,也在此时,一股脑儿的爆发了出来。 “严惩恶徒,给三皇子妃一个交代!” 一个站在李素背后的兵士,突然丢掉了自己手里的长矛,怒吼出声。 “恶徒不除,不执兵刃!” 另一个兵士,也丢掉了自己手里的长矛,用自己汗毛浓密的手背,用力的蹭了蹭眼角。 从小,父亲就教训他,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不想哭,至少,不想在这里,让他的同僚们,看到他落泪。 “恶徒不除,不执兵刃!” “恶徒不除,不执兵刃!” ……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风。 原本手握刀剑矛戈的兵士,纷纷丢下自己的武器,振臂疾呼。 洪钟般响亮的声音,慢慢汇聚,最终,汇聚在了一起。 江南大营,被惊动了。 不解情形的兵将们,陆续涌出,其中,有不少,都是曾在草棚里,吃过饺子和米饼,对柳轻心这个素未谋面的“神秘女人”,心怀感激的。 听闻她无故挨了耳光,受伤昏迷,仍交待下人,要把草棚为他们开下去,一直开过正月十五。 许多人,都愤怒的攥紧了拳头。 他们都是有血性,知恩图报的汉子。 对那伤害有恩于他们的人的恶徒,他们,如何能忍! 越来越多的人,丢弃兵器,加入了诉求严惩恶徒的行列。 一些未来得及前往草棚,受赠饺子和米饼的兵士,亦受到感染,态度坚定的,站到了诉求严惩恶徒行列的一边。 江南大营,有二十三万兵将编制。 不得归家过年的,有近二十万。 除去一些将领的死忠和胆小怕事之辈,规模多达十余万人的诉求,莫说是江南大营主事,便是远在燕京的隆庆皇帝,也断不敢束之高阁。 劝诫。 威胁。 拉拢。 使麾下死忠手段用尽,仍无法平息事态的江南大营主事,终于坐不住了。 “来人!” “准备荆条!” “我,我去向三皇子殿下,负荆请罪!” 说这话时,江南大营主事的声音,是颤抖的。 他靠着攀附德平伯府,得以平步青云,胆识和谋略,皆无傲人之处。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场不难收拾的闹剧,他如寻常般的,威胁或许诺些好处给带头之人,便可令事态平息,却未料,遣出去十人,只回来一个,回来的那个,还没给他带来好消息! 皇族,他是万万得罪不起的。 莫说皇族,就是德平伯府,他也没胆量得罪! 若因治下不力,遭了德平伯府嫌弃…… 此时,他已恨透了那个给他招惹麻烦的矮胖子。 只恨不能,把那矮胖子碎尸万段才好。 “将军,此事恐难善了。” “那胖子知道的事儿,可样样都是……” 说话的,是主事的堂弟,因脸上有一道贯穿了额头的横疤,而得了个“疤脸”的绰号。 此人与主事一起离家,同年入伍,可以说,是他最推心置腹的死忠。 疤脸一边说着,一边往自己的脖子上,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我会找个机会,让他彻底闭嘴。” 主事颇有些懊恼的叹了口气,解开腰带,脱掉上衣,示意疤脸帮他把荆条绑到背上。 江南的冬天,虽不似北方般寒风刺骨,但带着潮湿的冷,却比刺骨寒风,更让人不自在。 门帘抖动,冷风趁虚而入,袒胸露背的主事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荆条上的尖刺,扎进他的皮rou,疼得他发出了一声闷哼。 “只有死人,才会彻底闭嘴。” 疤脸抿了下唇瓣,低声嘟囔了一句。 “那就让他变成死人!” 被刺痛的后背,让主事本就不美的心情,更雪上加霜。 他缓缓拧眉,抬头,瞪了疤脸一眼,“一会儿,我出了门,你就带上金票,从后门出去。” “镇子上,有家牌匾上画了三足乌的山货铺,是摄天门的商号,记住,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不要还价,务必在天黑之前,把那头肥猪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