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心头朱砂痣_第1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节 (第2/3页)

颇有他年轻时的风采。

    首辅府的大门打开,陈阁老走出来,脸色有些发白,还算镇静地道:“牛贵,何事兵围本官府邸?”

    牛贵抬起手,展开手中谕旨,告诉他:“监察院奉陛下旨意,缉查景顺五十年陈其中侵占四大仓储粮及国库库银之事。”

    陈阁老怒斥:“无稽之谈,无稽之谈!”只那眼中的恐惧泄露了出来,不免色厉内荏。

    番子们涌上去,陈阁老挥动双臂挣扎:“放开我,你们知道我是谁!”

    牛贵抬头望着首辅家的大门,红色的灯笼簇新华丽,显然常换。

    当然知道你是谁。你们都是景顺朝的旧人。

    但现在已经是元兴三年,新帝登基已经三年了。你们这些旧人恋栈权力,不肯自己求去。

    可没听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吗?是时候,该给新帝的人腾腾地方了。

    小永平摸出了这些,虽没有自己动手,却让齐王呈给了皇帝。

    这正正是皇帝想要的。

    亦是齐王想要的。

    也是永平你,想要的吧?

    第123章

    因秋季里风向变了,江州的人北上,行船的速度没有夏日里快。陆正派去吏部为自己打点的幕僚和管事抵达京城的时候,正赶上了京城的另一场腥风血雨。

    景顺五十年,皇帝驾崩,三王夺嫡。先后是赵王与代王,代王与襄王的乱战。京畿百姓饱受战火之苦,流离失所,大批百姓奔向京城求庇护。大街小巷上,都是饥饿流民的身影。

    又襄王隔绝南北,夏粮无法北上。地主、商人都囤积居奇,一度造成整个北方粮价暴涨和粮食短缺。

    为了抑制粮食价格,赈济灾民,常平仓库存耗尽。在这种情况下,内阁开了四大仓。

    四大仓不属于常平仓,而是大周朝两度经历过胡虏南下兵围京城的惨烈后设置的战备仓。

    正是因为有四大仓的存在,景顺五十年虽然粮价昂贵,也没有贵到天上去,虽然流民也有饿死,但也没到惨绝人寰的地步。

    只等元兴帝登基的时候,四大仓存量几乎耗尽。

    元兴帝占了湖广,又把持江南粮道,是个富户,内阁天天追着他讨债。元兴帝自知理亏,捏着鼻子填四大仓的亏空,填了两年才填得差不多了。

    谁料齐王府的永平此次缉查北疆军备贪污案,却从某个人口中得到了一点蛛丝马迹,酷烈拷问之下,揪出了这个事来。

    首辅陈阁老一干人等,在景顺五十年不仅趁乱侵占四大仓存粮,更是侵吞国库,伪造证据,甩锅给了张忠等人。

    景顺五十年,三王夺嫡未定,襄王一脉还只是个外来户。旧臣们干的这个事,他们掺和不进去。十分安全。

    元兴帝跟这班景顺旧臣角力很久了,如今这么大一件事送到了他手里,他便告诉牛贵“你看着办”。对牛贵,实在很有信心。

    牛贵知道了元兴帝的底线,也明白他想要的,自然大办特办。

    陆家的人到了京城,正赶上这场腥风血雨。陆正指定了要打点、联络的几个官员,竟只还有两个人没事,其他的都进了大狱。

    幕僚也有些傻眼,管事请他指示,也只能说:“我们先看看,看看。”

    暂先在京城落脚观望。

    因为地域的距离和交通的速度,信息的传播总是迟滞。

    京城的腥风血雨江南还不知情,八月里准时开了秋闱。陆睿户籍在余杭,须得回原籍参加乡试。江州和余杭离得近,十分方便。

    为防路上意外,他提前了半个月便回去余杭,只在山上的书房里读书,除了他自己的小厮、长随,不许余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