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节  (第2/2页)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太子相信了那个“遗诏”的消息。那消息是太子放在乾清宫的人送出来的。    可牛贵掌着宫城,所谓太子放在乾清宫的人,对他而言,如同裸奔吧?    太子啊,真该早听皇长孙的建议,真该早早笼络牛贵才是。    真的不该,放弃牛贵。    第132章    这场厮杀同时发生在乾清宫和太和殿外,持续了半个时辰之久。    被太子锁在太和殿里的百官都听见了,他们还趴在门上往外看,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    太子逼宫篡位,齐王救驾,拨乱反正。    终于厮杀结束,太和殿的大门又打开。    仅剩的三位阁老带着百官冲出来,问:“陛下何在?太子何在?齐王何在?”    答:“陛下与齐王在乾清宫。太子,已伏诛。”    阁老带着百官往乾清宫冲。    赵烺诛了太子,进了乾清宫。    他扔了头盔,卸了甲,走到龙榻前,先伸手入怀掏出了帕子,跪在脚踏上给元兴帝擦去了口涎。    元兴帝一直看着自己最爱的这个儿子。    赵烺擦完,握住元兴帝的手,告诉他外面发生的事。    “太子谋篡,已经伏诛。”    “二哥、五弟、十一弟,一同伏诛。”    “东宫失火,没来得及救。”    “父皇……”赵烺跪在脚踏上,垂下头去,把额头贴在了元兴帝的手背上,“您圣体违和,当好好养病,江山社稷,请……交给儿臣吧。”    霍决上前,展开手中早就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只差一个印。    赵烺不敢抬头,只喃喃:“父皇,请……用印。”    已经可以说话的元兴帝却一个字都不说。只盯着赵烺。    霍决的手放在了刀柄上。    其实,“太子谋害了皇帝”,也挺好的。    老內侍抬起眼,看了看那握着刀柄的手,长长叹了一声,走到了龙榻边。    赵烺抬头:“喜伯。”    老內侍弯下腰去:“陛下,用印吧。”    元兴帝闭上了眼睛。    老內侍直起身:“陛下允了。”    霍决和老內侍都出去了。    赵烺流下了眼泪。    “儿臣和您不一样,您占着嫡长,可以让代王活。”    “儿臣……儿臣实不能留太子一脉。”    他跪在脚踏上,起誓一般保证:    “儿臣会孝顺您。”    “您好好养病。”    “您定会颐养天年。”    元兴帝闭着眼。    他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人,也算不上什么明君,登基三年,并无什么大建树。    但比起景顺帝,元兴帝真的算是个好爹。他也和天底下的普通当爹的都一样,都希望哪怕是不同女人生下来的儿子们,也都能和和睦睦,互相扶助。    元兴帝听着四郎赵烺为自己辩解,内心里只有一个问题。    牛贵呢?    牛贵在哪里?    元兴帝明白,这么大的事件,牛贵没有出现,便是作出了抉择。    景顺五十年,没有皇帝,牛贵的黑底织金蟒袍,在众人中闪亮耀眼。他表示他忠于皇帝,并作出了抉择。    元兴三年,有一位皇帝。牛贵没有出现,因为他不能不忠于皇帝。他以他的不出现作出了抉择。    等牛贵再出现在皇城中的时候,金座上坐着年轻的新皇帝。    牛贵撩起金线蟒袍的衣摆,恭敬地给新帝叩首。    提督监察院事牛贵,始终忠于“皇帝”。    元兴四年六月间,太子误信遗诏谣言,以为元兴帝起了废立之心。惊慌失措下,携二皇子、五皇子、十一皇子一同逼宫。    四皇子赵烺率北疆军护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