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节 (第3/4页)
时,还令卢象升调集虎大威屯兵于黄河之北,保持对林纯鸿的压力。 另外,杨嗣昌表示,林纯鸿屯兵于庐州,虽不知其用意,但安庐巡抚史可法业已出重手,勿忧。 杨嗣昌还划出了底线,命令李绍翼无论如何也要阻止林纯鸿在河南、四川继续抢占地盘。 最后,杨嗣昌忧虑万分,指出,女真酋首最近动作频繁,恐有南下之势,如果再有侵入京师附近之祸,他恐怕无法安其位。如果有可能,最好能与林纯鸿秘密接触,看看能否在保住河南、四川的情况之下,推动荆州军北上抗击女真人…… 李绍翼紧捏着密信,就如拿着千斤重物一般,双手不停地颤抖。最终,他长叹了一口气,将密信放在了蜡烛上。随着一团黄色火苗窜出,密信化成了灰烬,飘散在密室中。 杨嗣昌虽然左右开弓,为李绍翼寻找了秦良玉、卢象升等强援,但李绍翼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这些天来,身边尽是一些不省油的灯,让他心力交瘁。 像黄得功、马祥麟和刘泽清等骄兵悍将,偶尔敲打一下,还会听命行事。那熊文灿狡猾得跟狐狸似的,时时摆出一副被他控制的苦脸,惟恐天下不知。熊文灿的打算,李绍翼怎么会不知道?他怀疑,熊文灿早就和林纯鸿有交易,抱定了绝不出头的主意,坐山观朝廷和林纯鸿斗个你死我活。 至于秦良玉和卢象升,李绍翼自然信得过他们的忠心。但是,他怀疑,即便秦良玉和卢象升倾力出手,又能挡得住林纯鸿几天?林纯鸿会不会在两人的压制下,强力反弹,将整个河南闹得无法收拾? 况且,卢象升与杨嗣昌并非一条心。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刚出炉,就遭到了卢象升的痛斥。按照卢象升这帮一根筋的书生看来,无论谁想扰乱大明,全部打回去即可,绝不能妥协。 这点,让杨嗣昌和李绍翼忧心不已,在朝廷中,持卢象升同样看法的大有人在,而且势力绝不容他们忽视。李绍翼还知道,杨嗣昌为了贯彻“攘外必先安内”,还倾力拉拢高起潜,妄图内外结合,共同推动此策。 想到这里,李绍翼叹了口气,显得忧心忡忡。找女真人议和,势必背上万世的骂名,现在朝廷中根本找不到人推动此事。宫中的那位,显然不愿意背上骂名,绝不沾边此事。 李绍翼越想越恐惧,如果朱由检真顶不住压力,会不会把杨嗣昌推出来顶替罪名? 一旦杨嗣昌完蛋,覆巢之下无完卵,自己就马上跟着完蛋。 李绍翼毛骨悚然,浑身冒出了冷汗。 至于杨嗣昌提出,力促荆州军北上抗击女真人,李绍翼一眼就看出,杨嗣昌打着消耗荆州军实力的主意,甚至想把北上的荆州军当做人质,逼林纯鸿听从朝廷命令。 李绍翼觉得这简直形同儿戏,从南阳至宣大、蓟辽,相隔几千里,林纯鸿会傻到把荆州军派到宣大和蓟辽?难道杨嗣昌呆在内阁呆傻了? 李绍翼对杨嗣昌甚为了解,知道杨嗣昌并不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书生,难道杨嗣昌另有考虑? 他突然想到,林纯鸿在广东大造六桅帆船和七桅帆船,还通过蜈蚣船控制了长江,难道杨嗣昌希望林纯鸿通过海路运送荆州军至三边与女真人作战? 想到这里,他突然豁然开朗,明白了杨嗣昌的打算,不由得对杨嗣昌佩服万分,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不过,要让林纯鸿心甘情愿地与女真人拼命,这真是一个大大的难题!李绍翼头痛万分,沉思半晌,终于下了决断:先剿灭张献忠,探明林纯鸿的想法再说。当前,最为紧要之事,就是先挽回朝廷的脸面。 第三百七十七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 从夹津口往汝州,最短的路程,莫过于翻过嵩山和少室山的垭口,经登封一路南下,不过三百多里。若论路平好走,则需要从伊川绕道,路程长达六百多里。 林纯鸿试图南下,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翻越嵩山、少室山之间的垭口。毕竟,白杆兵与罗汝才在宜阳和伊川一线大战,荆州军这只庞大的大象一旦路过伊川,将使天平彻底失去平衡,后果难以预料。 更关键的是,荆州军从伊川南下,将处于张献忠大军的西侧,除了逼张献忠与李定国靠近以外,还堵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