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节 (第3/4页)
考虑的,就是地盘,这只是林纯鸿整体战略的一个方面而已。事实上,林纯鸿在思想、文化、人才、外交等等方面都有战略,只是旁人很难察觉而已。 就拿外交战略来说,当前荆州方面最大的战略就是保持与大明朝廷的共生共存关系。当荆州集团有了向朝廷叫板的能力后,不仅瞿式耜试图逼荆州方面造反,就连荆州内部,也有不少强硬派支持将朝廷抛在一边,谋求政府地位。这些行为、思潮,皆被林纯鸿打压在萌芽状态,从未干扰过外交战略的贯彻实施。 当然,定这个战略,并不是出于对大明的感情,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唯一的原因就是时尔势尔。大明国祚延续数百年,早已深入人心,抛弃大明朝廷,就相当于抛弃了人心,真要这样,发展受阻事小,闹不好,甚至会众叛亲离。 另外,大明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无论是资源,还是市场,荆州方面皆极度渴求。荆州方面需背靠着大明这颗大树,谋求快速发展。 最后,大明境内,竞争者并非大明朝廷一家,满清也是极具实力的竞争者,像张献忠、李自成等贼寇,也算得上竞争者之一。万一荆州方面与大明朝廷死磕,最终获利者,必然是满清鞑子。 这次,林纯鸿之所以一反常态,与阁幕使一同商讨战略,无非因为荆州集团的崛起,大明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靠他自己一人,难免有所疏漏。 况且,通过商讨,无异于给每个阁幕使上了一节战略课,百利而无一害。 商讨会上,阁幕使一个个如履薄冰,惟恐发生战略误判,给荆州集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好不容易敲定战略方向,林纯鸿明显轻松下来,正准备召见葡萄牙特使,结果却收到了郭铭彦递来的一封联名信。 “什么联名信,这么厚?”林纯鸿好奇不已,拆开了火漆,摊开纸张一看,洪齐云、张德胜、罗永浩、郑梦帆、贾思宜、杨邵仁等六个名字印入他的眼帘。 “荆州三大王居然与海商混在了一起?”林纯鸿一看到这六个举足轻重的名字,不由得喜上心头,再看了看标题:“关于设立大西洋商号的请示”,林纯鸿的心跳突然加速,一目十行地往下看,“……博取印度洋、大西洋之利润,拓展印度洋、大西洋之空间,此商号之第一要务也……” 林纯鸿忍不住狂呼道:“大明版东印度公司啊……大明版东印度公司!” 自崇祯六年荆州方面开始介入海洋以来,林纯鸿时时刻刻期待着大明人自发地跨出这一步,主动向着大西洋、太平洋拓展。现在,荆州三大王和海商代表提出成立大明版东印度公司,正好证明,林纯鸿的苦心经营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况且,设立大西洋商号正好与荆州方面的战略暗合。按照前几日的商讨,在印度洋、大西洋方向上,荆州方面秉承“不进而进”的战略。所谓的“不进而进”,无非就是适度减小官方在印度洋、大西洋方向上的拓展力度,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民间势力拓展贸易范围上。 林纯鸿立即吩咐张杰夫将张兆唤来,待张兆看过了大西洋商号的方案之后,两人稍稍商议片刻之后,均觉得此方案稍稍修改一番后,就可以遵照执行。 林纯鸿道:“洪齐云六人倒是识趣,没有一脚把荆州踢在一边。你看,仅仅只要求西洋舰队及海军陆战军团提供保护,就可以让我们白白地占四成的股份,我看啊,派遣海军陆战军团就不必了,不如赋予大西洋商号雇佣兵丁的权力,所有的据点、货栈,由商号自行保护。至于西洋舰队的保护,这点倒不能松手!” 张兆笑道:“就是,有了西洋舰队的保护,还怕又出现一个邦泰商号?” 张兆提起林纯鸿的发家史,倒是让林纯鸿哭笑不得,道:“自己这么干,就不让别人走这条路,果然蛮横,哈哈……至于商号总管由荆州任命,这条说了也白说,荆州在商号里占四成股份,难道还怕商号不听荆州的指挥?” 林纯鸿越说越喜,不禁有拿起请示书,翻来覆去地看,看着看着,忽然说道:“缔约权、立法权这个都没有问题,可以同意,只要事后报备即可。只是铸币权不行,大明有了金票、票据和大圆,就不需要另外的货币了。” 张兆迟疑道:“赋予立法权,这个不太妥当吧?万一与荆州这边的规矩相抵触,到底依哪条?” 林纯鸿道:“无妨。令监察府那边先为商号立一个总的规矩,以后商号想立新的规矩,都不能与这个总规矩相抵触。” 张兆点了点头,手指着请示书上的一条,道:“洪齐云这帮家伙,倒有点蹬鼻子上脸了,还要求咱们努力与葡萄牙达成分享印度洋、非洲贸易权的协议,这点是不是太过分了?” 林纯鸿大笑道:“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