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_第2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节 (第3/4页)

  看着陈焕不停地将小旗在舆图上挪来挪去,郑福林疑惑地问道。

    陈焕手捏着一柄小旗,停止了摆弄,恭恭敬敬地回道:“回大帅,属下认为,萨穆什喀十有八九看透了我们的打算。”

    郑福林道:“若果真如此,一番布置皆白费了。接下来想要全歼萨穆什喀的三千骑兵,可就费劲了。鞑子作战,素来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是萨穆什喀放弃复州,与我们在辽东半岛躲猫猫,消灭不了萨穆什喀事小,要是被萨穆什喀扑捉到战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那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陈焕点头道:“大帅英明。”

    郑福林紧皱着眉头,盯着舆图,陷入了深思之中。

    陈焕沉吟半晌,忽然打破了沉静,缓缓地说道:“大帅,属下看来,不如先将望海埚城攻下,然后再引诱萨穆什喀来攻。”

    郑福林心里一动,问道:“引诱萨穆什喀来攻?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陈焕道:“攻破望海埚城后,作势在旅顺口筑棱堡!”

    郑福林一听,略略愣了愣,旋即大喜道:“好一个作势!好……好……”

    一连几个好字,直夸得陈焕颇不好意思,讪讪道:“属下也就是胡乱说说,至于行不行得通,还请大帅三思。”

    郑福林肩上责任重,背负万余将士性命,容不得他有丝毫疏忽。他谨慎地推演战局,半晌,方才带着一丝不确定,道:“恐怕这一个作势筑城,引来的不仅仅是萨穆什喀的三千骑兵,沈阳的鞑子头也要派兵来和我们拼命!万余骑兵还是数万步兵?”

    陈焕大惊,问道:“这却是为何?”

    郑福林道:“一旦我们在旅顺口筑城,我们在辽东半岛便建立了稳固的据点。通过这个据点,我们可以从海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兵丁上岸。如此一来,鞑子的后方可谓永无宁日。你想想,鞑子头会放任我们在旅顺口筑城?”

    陈焕大悟,点头道:“既如此,那此计不可行。”

    郑福林摇了摇头,脸上忽然露出决绝之色,斩钉截铁地说道:“此计可行!无论鞑子头派出多少兵力,旅顺口附近狭窄,并不适合骑兵大范围回旋。本帅觉得,即便金吾军和龙虎军团第一军最终与鞑子拼光,也至少能拼掉上万鞑子的性命,这笔交易绝对值!”

    陈焕大惊,心里不免哀叹道:都说郑大帅嗜赌如命,还真是如此!就连打仗也如赌红了眼睛的赌徒一般,将手头的筹码全部押上,一战定输赢!万余将士性命,完全不看在眼里。

    虽情感上难以接受,陈焕从理智上还是赞同郑福林的打算。毕竟,林纯鸿下的命令就是牵制鞑子兵力,尽可能杀伤鞑子的有生力量。郑福林此举,无异于将林纯鸿的要求贯彻至极限。

    陈焕想了想,说道:“启禀大帅,既然鞑子如此害怕我们在旅顺口筑城,那我们何不真的在旅顺口筑城?”

    郑福林摇头道:“都督做梦都想在旅顺口建立如襄阳城一般的据点,之所以一直未实行,唯有一个字:钱!要在旅顺口筑城,需要数万人忙活半年之上,需要的粮草几乎是个无底洞。更何况,所需的石头等物质,不是从海路运来,就是募集民夫就地采集,那该需要多少大圆?本帅估计,五百万大圆都打不住!这还未把与鞑子死战的将士算在内!”

    陈焕倒吸一口凉气,五百万大圆,那是什么概念?足以建造七八艘三层甲板战舰!

    陈焕思索片刻,道:“实际上,旅顺口的棱堡完全不必像襄阳、巴达维亚修得那么大,只要修得像锦普一般大小,便足以屯兵上万,让鞑子寝食难安。而且,旅顺口的功能在于防范陆地进攻,不需要那么多重型大炮,锦普耗银不过百万,旅顺口难点,属下估计,两百万大圆足矣!”

    说到巴达维亚、锦普,郑福林就觉得头痛不已,他又没去过巴达维亚和锦普,仅仅只是在图上看过,一点直观的印象都没有,哪能擅言可否?

    郑福林道:“不如你向都督府上一份札子,提出你的建议,相信都督会慎重考虑的……”

    正说着,忽然探哨紧急来报:萨穆什喀突然率兵出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