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节 (第2/4页)
洋(印度洋)、大西洋诸多限制。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大明自然也得为西洋人制造点麻烦,所以,才有大白鲨继续活动在西洋一事。” 杨一仁的回话,直接承认了林纯鸿指使部下劫掠一事,让朱由检有点吃惊。不过不过,杨一仁所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倒是大对朱由检脾胃,什么时候,大明也有这个实力说出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话? 杨一仁见朱由检若有所思,心里颇有点忐忑。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向大明朝廷上国书一事,荆州方面早已得到通报。荆州迅速判断,西班牙和荷兰不甘心在南洋的失败,葡萄牙面临着大明商人咄咄逼人的压力,均有意给荆州制造点麻烦。 而且,荆州方面还迅速获悉,三国向朝廷所上之书,压根就不是国书,并未得到三国国王或政府的许可。这份“国书”只是三国的总督认识到荆州和大明朝廷之间的尴尬关系,在传教士的建议下,想出的阴毒之计。 因此,林纯鸿传令给杨一仁和包哲东,可向朝廷摆明海盗和贩卖奴隶一事,并伺机点明三国的目的,让朝廷直接回绝三国。 现在,杨一仁虽摆明了海盗一事,但要达到朝廷不理会国书一事的目的还远得很,杨一仁自然有点忐忑不安。 紧接着,朱由检又问起贩卖奴隶一事,杨一仁回道:“自古以来,蛮夷穿着华夏的衣服,守着华夏的礼,心里向着华夏,则以华夏视之。无论是吕宋岛,还是爪哇岛、棉兰老岛上,自郑和当年下西洋之后,无不向往华夏之文明。既然岛民心向华夏,渴望至华夏生活,我大明自然得为他们创造机会。正好广东那边开矿、制作鱼干需要大量的劳力,双方面因素下,确实有至少超过七十万的岛民移居大明。” 七十万规模的人口迁移,居然轻描淡写地用“心向大明”一句话带过,朱由检气得直喘粗气。好不容易按捺住暴走的冲动,问道:“岛民移居中,收钱是什么原因?” 朱由检直接点出了贩卖奴隶的关键:钱,让杨一仁颇有点慌乱,他连忙小心地回道:“从南洋诸岛至大明,水路漫长,一路上总得供他们吃喝,收点运费和食宿费,也是当然之事。” 二十个大圆,就是运费和食宿费?朱由检一百个不相信,阴鸷的眼神瞅向杨一仁。 杨一仁看着朱由检的眼神,更为慌乱,赶紧奏道:“皇上,说起指使海盗劫掠和贩卖奴隶一事,始作俑者便是西洋人。现在西洋人居然用这点指责我们,诚为可笑也!” “哦?” “当年西班牙国势强盛,压得英吉利喘不过气来,英吉利国王公然支持舰队劫掠西班牙运银船……” “西班牙至美洲后,将当地土著居民屠杀一空,劳力极度稀缺,无奈之下,只好从非洲抓取黑奴,运送至美洲出售……” 杨一仁滔滔不绝,说起西洋人对美洲的殖民史和贩卖奴隶史,诸如一些西班牙、英吉利、非洲、美洲一些词汇,让朱由检有点头晕,杨一仁拿出一份舆图,详细地向朱由检讲述欧洲、美洲的情况。 朱由检万万想不到,这个世界居然如此庞大,居然有丝毫不亚于大明的文明,居然有力量强过大明的蕞尔小国。 他早已忘记了什么国书一事,只管询问西洋的风土人情,直把杨一仁讲得口干舌燥,肚中仅有的一点知识,也被倒得一干二净。 最终,杨一仁实在无话可讲,奏道:“皇上,广州专门出版了海外风情刊物,每个月出版一份,上面有非常详细的解说,臣每月按时献给皇上。” 朱由检意犹未尽,说了声“善”,随即犹如忘了当初的打算一般,不由自主地问道:“国书一事,该如何应对?” 杨一仁慨然道:“据臣所知,三份国书皆伪造,并无印玺,皇上可下旨斥责三国使臣伪造国书,是关押还是驱逐,皆在皇上一念之间!” 伪造? 朱由检大吃一惊,旋即恼怒异常,立即吩咐杨一仁退下,将礼部尚书林欲缉叫来痛骂一顿。 林欲缉羞愤欲死,暗暗令人找了几个传教士详细辨认,传教士不敢欺瞒,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