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节 (第3/3页)
” “要是没有的事儿,她早跳起来啦,”还会拿哥哥打趣一回,“现在就说瞎猜,恐怕是真的了。” 颜神佑道:“快到七月十五了,我请她过来陪我住几日,可好?” 山璞喜道:“那真是谢谢你啦。” 颜神佑道:“我想阿婉了,你谢什么?” 山璞看她带一点娇嗔的模样,怎么看怎么觉得好看,直到胳膊上被拧了一下儿,才回过神儿来。十分无耻地装成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无缝链接地:“我回去便跟阿婉说,送她过来住。” 颜神佑目瞪口呆,这也……太无耻了吧?你跟谁学的呀? ———————————————————————————————— 阿婉过来了,特别开心、特别热心的样子,帮着忙上忙下,一派活力少女的气息。颜神佑越发狐疑了起来,可左看右看,这些行为都能当成努力融入山下的表现。姜氏那里看来,这是阿婉在帮未来的嫂子的忙,还很欣慰以后姑嫂相处会很好。 颜神佑的及笄礼,也到了。 主宾便是那位神奇的老太太,老太太夫家姓金,由一儿二孙侍奉着过来——也是过来先安排宅子,以后都住新城了。颜神佑随着姜氏见了老太太,见她满头银发,但是精神很好,长途跋涉过来,也不见有什么疲态。说话带着口音,吐字却依旧清晰。 看到她这个状态,母女俩都很满意。 陆续的,赞者等也都到了。金老太太道:“老身托个大,还请夫人将一应礼仪与我等说一回,我等走一遍,演示一下才好。” 实在是个周到人。 于是彩排,总共彩排了三回,直到大家都记住了,这才歇下。 因有了准备,仪式当天一切便都十分顺利。 按程序,当三加,簪子各用了楚氏、蒋氏与的一枚,最后一套大礼服连首饰全套,都是姜氏准备的。 看着女儿一身华服郑重拜下,姜氏忍不住红了眼眶:“可是长大了!” 颜神佑的字不是金老太太给取的,老太太很有分寸,特意问了姜氏,还说自己识字不多,恐怕取得不好闹笑话。这字,便由丁号去磨了李老先生。李老先生被这个亲友出卖得特别惨,随手写下“长龄”二字。 颜肃之看了便很是欣喜:“这个贴切合意。她到今日,富贵已是定了的,我常恐她太出挑了,要短些什么,这个正合我意。” ☆、140·变态的难题 颜神佑成年了,不带一点土著少女那种“啊,要嫁人了,可是不知道要嫁给谁,万一嫁得不好,肿么破”的担忧。痛痛快快地加入了鱼唇的成年人的行列里来,一点适应不良都没有。 到了这个时候,不到十五岁就结婚的人也不少,及笄礼也只有在十分讲究的人家才显得隆重些。很多女孩子不到十五岁就已经穿上了成人的衣服,发形也不止是双环髻。对于颜神佑来说,没过十五,她照顾上马砍人、下马治民,并没有什么大不同。 如果她的及笄礼能够起到与昂州土著打成一片的作用,那就更好了。 这个目的显然达到了。 从来出席的来宾来看,几乎所有的本地人士都表示满意。桑亭等三郡的郡守也携娘子赶到了归义,看到这等的阵势,交换了一个眼色,心说:绝了。 最得意的要数丁号,这位海内名士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对于鼓动颜肃之加速根据地建设,将昂州建成一个独立王国十分地有兴趣。说起来他也是治经史的名家,实在搞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朝廷的意见这么大,大到了要鼓动人家一州刺史搞个实质性的自治。#多大仇# 选官没选上的古工曹都还没这等怨念呢,这位秃顶先生兢兢业业,对于昂州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只管闷头将分配给他的工作做好,半点也不去谈什么政治。 若说有不太满意的,大约就是殷氏了。作为卢湛的妻子、卢慎的母亲,她自然是有那么一份请柬的。原本想以刺史家小娘子的身份,她是不会想到做什么正宾的。可听说没有请来什么京中的大人物,也没有去京里行礼,只是在本州请了本州的人来,殷氏便觉得受到了侮辱。本州之内,哪家比卢家更有底蕴呢? 殷氏便说:“我既养病,那便病着好了!” 卢湛头疼不已,道:“那便好好养着!”到时候人家的好日子她偏挂着一张脸,岂不是去结仇去的?又令儿女们侍疾,也不带着去了。唯卢慎是州府的长史,是不能不上班的,依旧在州府——将殷氏气了个倒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