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_第18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节 (第3/4页)

一点而已。若是不服气,那就不好意思了,你又不是本地人,哪里来回哪里去。想强占,正好可以当成匪来剿。总之,你得听话。

    就知道你心眼儿多!颜神佑腹诽一句,再看颜肃之,见他点了头,自己就不发表意见了。

    不过颜神佑等人知道,真要形成大批的流民潮,还是会有新进的人抱团的,这一点是免不了的。

    颜肃之道:“只盼他们慢慢来,不要一次来太多。”昂州才好有时间消化。

    颜氏父女开了口,等于是默许了丁号等人的意见。只是大家谁都没有点破而而已。

    方章见颜肃之没有拼命要再征一把粮去解朝廷的急,放心地跟颜肃之告辞,继续检查春耕事宜去了。古工曹等见颜肃之也没有去当忠臣壮烈一把的打算,都放下心来,该干嘛干嘛去了。本来么,颜肃之是他们的上官、推荐人,如果颜肃之头撞南墙去为个不值得的朝廷当了烈士,他们要是不拦着,就是对不起颜肃之。

    原本先帝与虞喆待颜肃之不错,有知遇之恩,也当似古工曹等人待颜肃之一般的。水太后帮忙,将这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给填成了一道浅沟,迈开脚,分分钟就跨过去了。

    颜肃之却将丁号给留了下来。

    众属官互换了一个眼色,意思也很明白:丁先生虽然是个磕巴,不过劝人的本事还是有的,就等着看他忽悠的结果吧。

    ————————————————————————————————

    丁号也不负众望,自留下起,就对颜氏父女展开了游说。因为没有旁人,他也就很不忌讳地将事涉颜神佑的“赐婚”之事又拿回来炒了一遍剩饭。这回说得相当露骨:“国士遇之,报之国士;众人遇之,报之众人。”

    颜肃之不吭声,颜神佑也不吭声。

    丁号续道:“可视士大夫如奴婢,却不知士大夫是否愿如奴婢待主?”

    颜肃之的脸黑如锅底,颜神佑开始咬袖子。

    丁号道:“仆少读诗书,岂不知忠义二字?然天道有常,天命已改。”

    颜神佑不咬袖子了,眼珠子瞪得老大!来了!封建迷信!据说用这个劝人造反是屡试不爽的大杀器!

    果然,丁号开始倒腾起五行来,引经据典说了好长一大段,道是虞氏乃是金德,颜肃之应了火德。并且举例,比如说颜肃之刚好到了昂州来,昂州这个地方就是由颜肃之而兴起的,真是相得益彰啊!“南方朱雀属火,岂不应验了?”

    颜神佑:=囗=!这真的是想要造反啊?!

    这等大事,颜神佑能跟自己亲爹关起门来悄悄的说。她信她爹,哪怕她说了这话,颜肃之也不会掐死她。但是在丁号这个看不透的人面前,她还是老实闭了嘴吧。万一是无间道呢?不行,等下就要让舆部去查查丁号的来头。

    颜肃之倒沉得住气,直到丁号把这一套造反理论都说完了,才相当诚恳地问:“我说先生,你到底是什么来头?”

    丁号正色道:“府君熟读经史,可知前朝有个人,姓于名解?”

    颜肃之疑惑地看了丁号一眼,丁号回他一个微笑。颜肃之心头一动,手上一划拉,得,明白了。于字抽掉一横,就是丁了。“难道?”

    丁号道:“正是家父。”

    于解先生,有名的前朝遗贤,有名到高祖要请他在本朝出仕。不想于解原本是个寒微士人,却是因前朝丞相举荐得以入朝,深感前朝之恩,死活不肯做这个篡位逆臣的官儿。他把高祖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顿。高祖脾气不好,犟劲儿上来,非要降伏了他不可。

    没想到这位于先生忠贞之意甚坚,然而其他方面却是灵活多变的。他老人家钻狗洞跑掉了!看守的人死活没发现他是怎么跑的,还是高祖出身寒微,十分有生活经验,绕着墙根儿转了一圈儿,发现狗洞变大了,还有爬出的痕迹,这才解了千古之谜。真是宁钻狗洞,也不给逆臣当手下。

    没想到他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还有了个儿子,儿子还改了姓儿。哪怕改了姓儿,还继承了亲爹的学习天份。丁号此来,就十分有意思了。

    颜肃之道:“我想也是,以先生大材,总不至于小女比了个手势,您就跟着来了。”

    丁号尴尬地道:“也、是,也、是。”一大半是因为他也选了颜肃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