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_第2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5节 (第3/3页)

cao心吗?还有鸿胪,太常……都不太急。

    太仆是管马政的,然而现在战马都归到军队系统里来了,也不需要太急了。

    唯一让霍亥有点担心的是廷尉,不知道要怎么弄了。不过,有刑部了,治安一类也不用担心。

    这位老先生,因为颜家不造反才留下的,现在已经开始为颜家考虑当皇帝之后的事情来了。

    作为一群不那么私利薰心的人,想完了“公事”,开始问起自己比较关心的私事来了——我在这里面,是个什么位置?

    对此,颜神佑表示:“阿爹已具表,不日便至京城了。”当下,公布了大名单。

    比如,丁号现在就做礼部的尚书,管文化教育修书等事。

    比如姜戎领到了兵部尚书,虽然不如大将军位高权重,到底算是拿到一原始股了。没有做到“府佐”,是颇为遗憾的啦。可是呢,考虑到府佐现在就俩人,李彦、霍亥,多一个也没有,姜戎也算满意了。

    卢慎没有做到府佐,他现在还是顶着个长史衔儿。估计,也是个府佐的预备役。

    原古工曹,现在正经成了古尚书了。方章成为户部尚书,这也是应有之意。吏部尚书没人领,颜神佑接手了所有的档案。刑部尚书,被颜神佑拉了郁衡做壮丁。

    姜戎心道,这么一安排,李彦和霍亥要是有什么意见相佐,打起官司来,还是得你去主持公道,甚好!

    其余诸般职位,亦各有人。

    称得上是皆大欢喜了。

    大家都有了官职,可以开工了。

    丁号便说了石经的事儿,并且说:“万石海盐,犹恐不足。”

    颜神佑道:“慢慢来,先把总纲做好了,做得好,继续拨款。”做不好,都给老子滚蛋!

    丁号抽着嘴角答应了。

    ————————————————————————————————

    重定官制的事情,让留守的人都明白,军权不是可以轻触的,颜家父女铁了心要把兵权抓在手里,一点也不肯放松。这些人也就不去讨这个嫌了。争兵权,这不是找死呢吗?

    再说了,前面正在打仗呢,这会儿争兵权?争得乱七八糟了,这不是帮对手的忙吗?

    更有一种深层的想法:不敢争!

    如果你对上这么一个上马敢砍人,敢说一个俘虏不留,砍下来的海贼脑袋堆京观的女人,你只是有些敬鬼神而远之。如果她还能看得到将来呢?每一步都走得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然而细细想来,又都是在埋伏笔,你只有跟着去分析用意、得失、好处、结果的份儿,完全提不出替代方案,还发现自己被卡得死死的。

    那就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了。

    说来也奇怪,似李彦等人,对于女子主政,天然是不太开心的。如果是楚氏出面,他们的接受度反而会高些。

    但是,自从与颜神佑接触得多了之后,李彦也不得不服气:不让她管事儿,浪费了。甚而至于,李彦也觉得,虽然六郎是个好学生,也有做明君、君子的潜质。但是从长远布心局来看,颜神佑超脱众人非止一筹,好像生了一双天赐的眼睛,一眼看到了千百年后。

    曾经,丁号为了安利他,无所不用其极,后来更是各种夸赞。李彦对有些内容是并不相信的,对部分内容却也记了下来。现在想来,丁号虽然热切,虽然有些毛躁了,但是毕竟是个博学之士,海内有名的经史名家。要说他利令智昏到不管不顾,节cao底线全抛了,李彦也是不信的。

    丁号的眼光还是有的,能令他夸赞的人,又能差到哪里去了呢?

    李彦猜度,这官制的事情,搞不好就是出自颜神佑的手笔,可以说,是她一手cao办的。颜肃之的行动,李彦是没有监视,但是颜肃之在前线,脑洞开得再大,这也不像是他的风格。反倒是颜神佑,总是要为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后布局。

    这手笔,李彦也只能说一个服字。

    惜乎为女!

    这让李彦的心里矛盾而踌躇,他有些不忍心。

    丁号听了李彦的说法,整个人都不好:“有什么不忍呢?”

    李彦道:“让她归于后宅,确是暴殄天物,有些不忍。”

    丁号失笑道:“小娘子现正主着事呢,要她退了,谁来顶上?”您老这是老糊涂了吗?

    李彦道:“她如今做着颜仲泰的事,掌着一方权柄,待六郎长成,小娘子如何自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