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3节 (第3/3页)
就他们长了嘴?”这一位也是嘴炮流的高手!当场就写了许多宣传词,比如他们这些混蛋是要绑架百姓当垫背的……之类的。 颜肃之一口老血,万万没想到这世上还有比他更无耻的人。默默地擦擦嘴,点头道:“可。” 于是赶走了荆州上层的使者。 “没人性”霍白,又捅一刀:“既然河间曾有好意于使君,使君何妨投桃报李?” “?”啥?没听懂啊! 还是贱人知道贱人的心,南宫醒道:“是极是极!霍世兄果然高明!使君,亦可使人散播消息,令河间知晓今日之事。” 挑拨防间呀! 颜肃之乐了:“此计大妙!”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颜肃之的表情还是很轻松的。 直到河间王也派出了使者过来! 这就让人不开心了! 更让颜肃之不开心的是,河间王一点也没有吸取教训,他还是想卖儿子。 河间王已经别无他法了,私下跟郁陶媾和显然是不行的。郁陶是朝廷的大将军,并且一直忠于朝廷,从来不跟藩王勾勾搭搭。河间王,说实话,有点怕郁陶的。凡立身正直之人,总是令肖小害怕的。 再者,郁陶现在是孤身领军在外的,也没有个地盘,降了他,就是降了朝廷。朝廷对于藩王的态度很明显了。至少,不可能迎河间王去做皇帝了。到时候……哪家藩王谋反失败之后还能活得滋润的? 是以降郁陶,跟朝廷谈条件是不现实的了,河间王也感觉到了,荆州的暗潮汹涌。这个时候河间王才感觉到了后悔!开始到荆州的时候,他是很开心的,因为河间国……并不大。河间这地方,不是说不够发了,想先帝给他的地盘,已经算是不错的是,只是先帝小气,给的地方小,离京城还远。不如荆州地大物博,离京城比河间国近。 河间王原本的家底子不如颖川王厚,接到邀请,确认无误之后,就颠颠地跑了过来!来了之后,荆州上层愿意跟他合作的时候,一切都好。大家一团和气。 现在荆州人越看越觉得不划算,想跟他拆伙,河间王这才发现,他在本地没什么根基的!兵靠人家养着,后面还有个郁陶追着打。管理层里面,虽然能夹几个人进去,却不如本地人根深叶茂。一旦本地人反水,河间王就算是落进外人的包围圈里来了。 补给是人家的,地盘进人家的,(这时候不视荆州为囊中之物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怎么就离开河间了呢?派个谁来治理都比亲自来还好啊!郁陶这个老东西断了孤的后路呀!河间回不去了qaq】 河间王是真的后悔得偷偷哭过了,别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没逼到份儿上。哭完了一抹眼泪,出来还得装成没事儿人一样。召来越峰商议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越峰也后悔得不行——当时怎么就不忍一忍了呢?非得即时捅颜肃之一刀解恨?等颜肃之上了贼船再捅刀不行么? 两亲家执手相看泪眼,最后也没个办法。再想出逃,这会儿河间王的身份就不如以前了。还不如越峰呢,好歹越峰还是个“名门著姓”。怎么办呢? 两人一合计,越峰一咬牙还是建议:“不如奔益州?益州离朝廷既远,殿下手上又有兵,划一地而居,当是不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图以后。” 河间王当时答应了。 后来想想,越想越不划算。越想越怀疑越峰是在坑他!不对啊!当时怎么就好多人劝我往京城散播流言坑颜肃之的呢?这里面一定有鬼!我智商正常的时候,肯定不会这么干!留着颜孝之当内应也是好的!一定不是我的错,肯定是别人忽悠的我,搞不好还给我下了咒。 越想越觉得是越峰做的。 河间王叫来儿子虞杭,跟他商议:“郁陶不可降,何如降颜肃之?” 虞杭大惊:“阿爹何出此言?阿爹高祖骨血,岂可降一下臣?” 河间王一摆手:“事到如今,高祖骨血又如何?先帝骨血不是也被废幽死了么?难道要等到这些贱人将你我父子缚交颜肃之?” 虞杭瞬间没了脾气,嘟囔道:“他恨我父子恨得咬牙切齿,提兵而来。他父祖之墓遭掘,不好跟朝廷翻脸,只好拿我们出气。孝字当头,他怎么能容我们从容归降?再者,他还号称是朝廷忠臣,不将我们交上去便不错了。” 河间王取一份竹简,递与虞杭道:“你看完再说。” 虞杭狐疑看去,眼睛越睁越大:“这是真的?” 河间口角露出一丝笑来:“自然是真的。” 原来,却是阮梅那里有了行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