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节 (第2/3页)
虞堃道:“非卿等之过,实是数代积累之事发在今朝而已。你我既遭逢此危局,便当戮力同心,共渡难关。” 程妙源连声称是,心道,我真是好运气啊!遇上了这么个明白的皇帝。程妙源颇为忠义,却不代表他是个愚忠之辈,更不会认为只要是姓虞的做的事,那就都是对的。恰恰相反,他对先帝和废帝的很多行为,那是相当看不顺眼的。忠臣便是这个样子,哪怕你错了,你还是君。 相较之下,连郁陶,都不如程妙源这份忠心了。 又说了一会儿,程妙源便开解虞堃道:“目今圣驾南巡,仕女闻而南奔,民心犹在,士望犹在,何愁不能中兴?” 虞堃也振奋道:“卿言之有理。” 程妙源见他打起了精神,心下少宽。他不是不担心虞堃的,虞堃毕竟残疾了,虽然对皇帝来说,只要脑子清楚了就行。在皇帝身残与脑残中间,大臣们普遍乐于选择前者。但是,如果身残影响到了健康,那就不好了。 虞堃的脸,就没有恢复过血色。程妙源倒是相信颜肃之送来的是良医,纵使不信颜肃之,还有大长公主呢。便是程妙源自己,也是通一些医理的。他受的是正规的教育,其实什么都懂那么一些,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医药知识。虞堃的伤病,是出逃的时候耽误的,现在倒是在调养了。 就怕调养不好! 程妙源很担心虞堃短命! 这就很不妙了,一个不脑残的皇帝,难得呀! 君臣二人正相对时,李今亲自来报:“原甘城县令岳茂来奔。” 程妙源笑道:“恭喜陛下,又得一忠贞之士。” 虞堃也开心地道:“这天下,终是正义之人居多。”即时召见,又授其官职。 凡肯投奔者,皆有升赏。赏之一项,虞堃自己都没什么积蓄,郁陶又来哭一回穷,让他明白,京城丢了,府库丢了,现在的生活是不如以前的。是以金帛之物赏得便少,倒是赐了一处宅子令其安置。 临安原是湓郡,被义军和土匪光顾了很多次,许多大户死的死、逃的逃,倒是死的居多,留在城里的房子自然也就充公了。正便宜了虞堃。 这岳茂也是一片赤诚的,其家并不如姜、唐等显赫,却也是小有名望,更因这不上不下的位置,立意要走一条类似于姜家的路子——求名。岳茂选的,就是走忠臣的路线。 来见虞堃,先哭一场。虞堃对于这样的剧情已经相当熟悉了,落泪也是相当痛快的。程妙源十分担心他这样哭,对身体有亏,连忙劝止。虞堃慰问岳茂辛苦,岳茂也说:“终于得见天颜了。”因自陈一路之见闻,且说天下还是忠义之士多的。先前那么多逆贼,完全是当时朝廷处置不当造成的。 反正,当时决策的皇帝也废了,丞相也自己作死了,这样的说法真是毫无压力。 虞堃正是需要有人给他打气的时候,听他这般说,也是十分悦耳的。因觉他谈吐可爱,形象气质也不错——白面有须之中年美大叔——拨拉了一下手上的职位,便拜其为太常少卿。 因投了眼缘,此后数日,便常与岳茂聊天。岳茂与程妙源也渐相知,更在颜神佑请求朝见的表章到了之后,给虞堃出主意:“彼有此大功,陛下何不加封赏?” 虞堃很是为难地道:“如何再加?”往上,她老公是骠骑将军,大将军有人做了,她爹现在是丞相了,请问!怎么加? 岳茂便出了个主意——封侯。 虞堃讶道:“女子封侯?” 岳茂道:“是陛下破除陈规,封其为将,将既做得,侯如何不可做?” 虞堃道:“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程妙源道:“不可!此一时彼一时,彼时乃是事急从权。眼下却不可如此,若想酬其功,何不册为某国夫人?” 岳茂道:“此人岂同于寻常妇人?”说完目视程妙源,程妙源福至心灵,一时惊讶失声,倒吸一口凉气,又怒道:“岂能行此鬼魊之事?” 虞堃虽然聪明,却不明白他们打的是什么哑谜,问道:“你们在说什么?” 岳茂叹道:“如今陛下有什么呢?只要多动动脑子,制衡罢了。他们要是一门忠烈之士,这样也无妨,也是显贵其门。若不是……嘿嘿。”让他们内斗去吧!从这些时日的描述来看,颜神佑是个不安于室的妇人,没事还要生出些事来。他索性帮这个女人免了挣扎出头的麻烦,给她一个大大的舞台,让她去闹。从来女子从父、从夫、从子,现在让她自立门户,到时候她会甘心居于人下么? 颜家要是没二心,那上头就有虞堃压着,颜神佑再蹦跶,也跳不出圈儿。要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