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_第2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5节 (第2/4页)

吗?阮梅是造反起家的,中途还坑了一回老板,什么忠孝仁义都没办法拿出来说,指望他的手下有多么坚定的意志,想也不太可能。一见情势不妙,哪里还能再打得下去?

    况且,打的又是突袭,黑夜里也辨不清敌我。远远的京城已经冒起火光,可见是保不住了。那还打什么?保存实力比较重要。

    城里的常恢带人往外跑,李今和山璞也不敢狠拦,他们的目的是京城,而且京城现在乱成一锅粥,常恢还放了一把大火,他们得赶紧组织人手救火去。城外,颜肃之也面临了同样的情况,他比较郁闷的是,敖仓那边的火是他放的,现在他又得去救……

    一直折腾到天亮,太阳升起,城里的火已经扑得差不多了,也是烧得差不多了。城外只好搞个隔离带,别让粮食也被烧没了,草料什么的,先除它烧吧……

    李今对着烧得残缺不全的皇宫一套大哭,山璞忙着命人先宣传王师北上,安抚人心。然后扯着李今去迎颜肃之进城。

    颜肃之正望着烧得了灰渣渣的草料发呆,见女婿和侄女婿过来了,突然就冒出来一句:“倒好积肥,来年种田。”

    山璞李今:“……”

    李今原本还含着两泡热泪,要跟颜肃之哭诉一下回到京城的伤感啥啥的,听他这么一说,整个人都不好了,干脆就闭了嘴。

    山璞小声汇报了他已经命人安民一类,颜肃之道:“很好,命人张榜,使各司其职,录下旧族名册,发原宅安置。去宫里,收缴典籍档案……”

    山璞道:“去看了,反贼逃蹿前放了一把火。”

    颜肃之:“妈的!”一摆手,“算啦,先清清周边残余,请大将军移防京师。传讯临安,请移梓宫来京。”

    ☆、241·做戏做全套

    光复京师是一件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可以说,颜肃之做官这么多年,甭管是弄死了河间王,还是拿下了荆州,都不及这一件事来得大。如果硬要比出一件来,那大概就是从李今手里接了虞堃,肯收留他。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要大书特书,渲染得天下皆知的。

    得到京师,并不止是声望上的好处。实际的好处也是大大的,比如说,敖仓。颜肃之望着京城外面那一大片的粮仓,整个人都很好!艾玛!终于有救了!虽然已经被阮梅祸害了不少,架不住基数大呀!

    颜肃之好险就不想进城了,在城外发号施令,接管城防。安抚民众,命军士不得扰民。山璞和李今一边儿一个,想将他给架进去。颜肃之抱着旗杆儿,死活不肯进城。搞得山璞满头黑线,觉得这位岳父大人的画风是越发的清奇了。李今原本伤感得一塌糊涂,见他这个样子,也忘了忧郁。

    在这样遍地焦土的背景之下,出现这么个“救星”,真想为京城人民点一仓库的蜡烛。

    再怎么不靠谱,他现在也是丞相,还是自称的摄政。李今对颜肃之至今不称帝表示出了极大的赞同和欣赏,还是希望他能够进城去稳定人心的。不得不苦口婆心劝这位长辈:“您光复京师,士庶翘首以盼,您怎么能不进城呢?”

    颜肃之一点也不能进城好吗?

    进了怎么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留下来的”?然后呢?会在这里为大家讨回公道,打倒阮梅?他已经能够预见到,到时候p个实用没有,却记着自己的私仇,完全不顾实际情况,拿舆论压着他去跟阮梅拼命的某些人的嘴脸了。

    有这么搞的吗?这一仗打下来,最好是巩固一下战果。阮梅能有今天,靠的不是中二,而是实力。想跟他硬拼,那是一场持久战好吗?颜肃之就怕阮梅因为丢了京城置气,然后提兵杀到,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所以他才要第一时间的让郁陶过来,只有郁陶才能扛得住阮梅。连他闺女,别看赢了一局,也还嫩得很。

    可这些吃过阮梅苦头的人未必会想这些,看临安先前的闹剧就知道了。自私透了顶,只要他们自己舒坦了,绝不会管别人的死活。别人稍有异议,没为了他们的无理要求牺牲,便要拿道义的帽子来扣人,真是腻歪透了!

    京城这地界儿,虽然被清理过一回了,依然是百姓心目中的圣地。京城的旧族多,哪怕被杀了个六、七成,剩下的也依然很可观。别看现在过得像乞丐,等他进了城,不恢复人家旧势力,那也得给人家一个交待,至少得发还田宅。呵呵,这股旧势力就又死灰复燃了!

    颜肃之一点也不想看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