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5页 (第2/2页)
不是皇帝做出来给那个人看得呢?他大概是想告诉那个人,朕在努力,改变世人对哥儿的看法,一旦哥儿可以参政,你便是做太子做帝王都是顺理成章的了,你看,你当初说要和我共享江山,我一直都记在心里!我也在为你努力着! 这件事上李氏的忧虑还要更远,她最担心的是,一旦让哥儿参政成为现实,那么周珧百年之后,大周会落在儿子手里,还是会被交到那个人手里呢? 所以,她当年用了一些手段,如今还要再用些手段才成! 她要让帝王借着解开心结这一说,将周斐琦未来的登基之路铺设成平坦大道,她要引导帝王,让他认同就算周斐琦将来是个哥儿,也不会因此失去成为太子,成为皇帝的可能!她要让皇帝做出这个决定,让他以为他这样做了,就是在向那个人证明他周珧与他们的父皇不同,他绝不会因为太子是哥儿就存在偏见! 这样一来,周斐琦的皇帝路就稳了,未来的一切也就都稳了。 关键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宝国公,这个人可连出两箭。 第77章 秋分三候 其实,一开始皇后李氏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宝国公会说这样的话,但凭她对宝国公和静娴公主两人之间情谊的了解,她认为如果给宝国公一个可以在皇帝面前表态的机会,他一定会站在公主的立场上,替公主讽刺皇帝几句。 事实证明,李氏对人心的把控很准确,她的判断没有错,虽然宝国公这句话没有明显讽刺的意味,但倘若细细品味,她相信以皇帝的资质必然过后还是能品出些不同寻常的味儿来。 这就像是两个同样爱着静娴公主的男人,一个作为血脉相连的皇兄,觉得静娴这个样的哥儿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作为已经站在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上的人,皇帝有资格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他对皇位有绝对的处置权。 而另一个作为昔日挚爱的男人,他的上位还是借由静娴的助力,他所拥有的所有权利还都是皇帝看在静娴的份儿上赐予他的,那么这个人正常来讲,他可以感激静娴,将她放在感激名单的第一位,排在皇帝之前都无可厚非,但他依然是没有资格决定‘一个出色的哥儿是否可以继承皇位’的,但凡一个心理健全的人都不会当着皇帝面儿说出这样的话,尤其是在明知皇帝的皇位是从静娴手里‘夺’来的前提下,说话就更应该小心。 可是宝国公在什么都明白的情况下,还是说了‘不要让一颗明珠因‘哥儿’这种身份被蒙尘’这样的话,这里面掺杂的东西就太多了—— 首先,这话里最直白的一点,表达出来的意思也是宝国公想告诉所有人的——他认为,哥儿也可为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