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在宋时_第459章 周丰沐的惊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9章 周丰沐的惊喜 (第1/2页)

    天狩七年三月初春,距上次新年被大理国打脸已经过去了两年,两年里,周蕊徽安静下来,对外她以防御为主,很少动一兵一卒;对内她修路建渠,治水开荒,鼓励生产,积攒钱粮。

    两年时间,大元府库充盈,若不用辞藻堆积来讲的话,是大元有可以向四方开战的本钱了!

    “朝廷府库现在攒下多少钱粮了?”

    花园散布,女帝询问内相。

    内相是个老官僚了,不过他这个老官僚是在山南决战时负伤退下来,从武将转过来的,历任地方,不是根老油条,是个铜豌豆。

    “禀陛下,朝廷现有钱三亿文,银九千万量,金三百万量,另有布帛琉璃等物,折价亦有银八九百万两。粮仓存米麦等粮以百万计,新粮压陈粮,陈粮快发霉了。”

    “已有这么多粮米了呀~~~”周蕊徽欣然饮下杯葡萄汁,“组织民夫,准备往云州、朔方、凉州转运吧。”

    “诺!”内相大声应了,转身退下。

    周蕊徽瞳孔流露欣赏之色,工具人真好。

    红唇舔尽杯中汁,起身返回书房,召见三子前来,木地板上摊开塞外地图,抱胸跪坐于上。

    周丰沐、周丰荡这两个小子在地方历练够久召回来了,笼统来说都取得了好成绩。

    周丰沐在彭阳县行他的圣人治国之法,垦荒种田、教化百姓、安抚胡虏,修路修渠鼓励生产,严明律法,使百姓习礼,男者在外务农,女者在内顾家,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打造一派桃花源般的乐土,这种枯燥乏味的治政却引得陕西、甘肃两道州县官员纷纷效仿,成连锁反应,到是把两道民生治理的挺好。

    周丰荡更不用多说,南洋大都护,率军扫灭南洋不臣之国,巩固大元朝廷的地位,安抚暹罗这个重要属国;扩大华夏商品商业网,租借了加尔各答和孟买,使大元在天竺有立足之地,更航行天方半岛,有条确切稳定的航线;及时发现大元在商业中的问题,促进商法修正和贸易上的进步。功劳比起周丰沐,显得更大影响更远……当然了,拿县令的功绩和大都护比本就不公平,功劳不在一个层面上,确是都重。

    周凝蓉也在,扫灭完江南乱党,她和绝大部分三大营将士回京,闲不下来请求外放九边,女帝不准就委派出去治理泛滥河流、修建损坏道路,干了好些基建的差事,然后安分了。

    三崽子进屋,一见高坐的母亲和地上摊开的图,俩男的心提溜起来,千思百转。在周凝蓉连戳带踢的提醒下,方醒悟规规矩矩行礼。

    女帝在上头看的清楚,周丰沐与周丰荡之间矛盾比以往大了许多,两人甚至不愿意站一起,把周凝蓉夹中间,下意识隔开。

    “免了,蓉儿扶你大兄一把。”

    周凝蓉习以为常把周丰沐扶起,一经手,掂量,好家伙,估计能有三百了,怎么做到的?

    女帝亦头疼,整天敦促大儿子减肥,可效果是尼玛越减越肥,深思我自己生了个什么玩意儿?

    “老大,汝该减肥了!”

    做母亲的提醒一句,无视周丰荡嘴角隐隐勾起的笑意,周蕊徽道:“朕叫你们来是有事儿要问你们,朕现在有三个地方要打,欲伐草原,欲伐青海,欲伐大理,你们有什么看法或者意见?”

    周丰荡立刻开口反问:“回禀母亲,儿臣愚见,征大理不如征青海,征青海则必先定漠南。漠南不定,则无征青海之兵;青海既定,则雪原在朝廷之手,雪原在朝廷之手,顺势而下,大理跳梁小丑,瞬为齑粉矣!”

    周丰沐也道:“儿臣也以为当征漠南,蒙鞑强盗不除,天下难以太平。”

    周凝蓉:“孩儿与两位兄长意见一致,先打漠南蒙鞑子!”

    周蕊徽欣慰点头,很好,和我想法一样,是我的儿女!

    “既征漠南,该如何用兵?”第二个问题来了。

    周丰荡还是第一个开口回答的,胡子剪了人的确是利落了:“儿臣敢问娘亲,娘亲是想要一个〔漠南无王廷〕的漠南,还是要一个牢牢在朝廷手里的漠南?”

    周蕊徽答曰:“自然是永在掌中!”

    “那儿臣以为,单以兵战不能成!”

    周丰荡侃侃而谈道:“儿臣以为,草原胡虏不服王化,数代先贤皆不能感化其,因何?皆因大漠贫瘠也!先贤有云:仓禀足而知礼仪。儿臣在南洋时便深感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