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1/3页)
    对此,杜四喜有些激动的是她得了原身的记忆,身体更是保持了原身的技能。要不然,想想两个世界不同的生活经验,杜四喜觉得她来了古代,未必玩得转悠了。    九九重阳节,田东镇很热闹。    赵杜两家的亲戚,自然也是上门来庆贺了。    杜四喜本人是真正的头一回当新娘子,心中说不忐忑,那是死鸭子嘴硬,骗人来的。    杜家大嫂本着羊毛出在羊身上,未免得出了银子的赵家不高兴,还是很上道的贴了些本钱,给杜四喜办了一回算是热闹的婚事。    昨日,杜家大嫂是和二弟媳妇一起,去赵家给杜四喜铺了喜房。    今日,早早起来后,就是全福老人上门,给杜四喜开了脸。等洁了面后,全福老人更是拿着青木梳,一边梳着发,一边唱着祝福的梳妆歌。全是妥当后,杜家大嫂是笑着拿了一朵大红色的绒花,攒了杜四喜的发髻上,边道:“姑奶奶大喜,嫁进赵家一路荣华。”    绒花,协音“荣华”二字。    这新嫁娘带了绒花,也是取个好兆头。    大晋朝的女子一生,哪怕是贫家的孩子,在成亲时也是能风光一回。譬如说,穿了凤衣凤冠。    “姑奶奶这一身打扮,可真是美啊。”杜家大嫂赞了话,今个儿的喜气是掩不了。在心里,这位杜家大嫂是真高兴。算算杜四喜的这一场婚礼,整个收拢的银钱,杜家实在是挣了不少啊。    此时,“噼啪噼啪”的暴竹声响起,是赵家的迎亲队伍来了。    新嫁娘要出门了,这场婚礼,自然也是到了中半场。哭嫁,是免不了的习俗。杜四喜这会儿,却是没什么舍不得的情绪。她毕竟不是原身,杜家没给她什么温暖。但是,入乡随俗嘛,杜四喜还是凭着非凡的演技,想着人生被搓磨的时候,两行泪花流了出来。    等着喜帕盖在了头上,喜娘扶着杜四喜进了花轿时。坐在喜轿内,杜四喜从未曾清楚的明白了,她的人生,往后真跟一个名叫赵洪英的汉子联系在一起。    他们是夫妻了,一荣俱荣,一损共损。    ☆、第6章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可谓是人生四喜。    对赵洪英而言,今天的成婚,那就是四喜之一。等新婚夫妻拜过堂,自然就是入洞房。宾客们起了哄,拜堂后的院里是热热闹闹的。    杜四喜在新房里坐着,赵洪英自然给伴郎们拉出去敬酒了。    许是酒敬好了,赵洪英总算脱得身,回了新房。    望着坐榻边上,一身红妆的新娘子。赵洪英停住了脚步,有片刻后,方是走上前。    “我挑了喜帕,你别怕。”赵洪英大声说了话,这里面掩饰了对新娘子的在意和关心。杜四喜听得此话,轻轻回了一声。    待喜帕挑开后,看着点了妆的杜四喜,赵洪英自然而然的赞了一句,道:“你真漂亮。”心里头,赵洪英更是高兴,这是他媳妇,往后就是自家人了。    杜四喜抬头,望着了赵洪英一眼后,又是低了头。    因为是喜庆的日子,赵洪英还是剃了络腮胡子,是留了不容易掩盖住相貌的八字胡。这一看,杜四喜才算头一回,正宗的看明白了她这个新婚丈夫长啥相?    赵洪英不是什么英眉俊目的公子哥,而是那种四四方方,给人很正感觉的一个年青汉子。他有一身古铜色的肌肤,更像了阳光健壮的帅哥。并且嘛,还是杜四喜一直欣赏的那一种。    打从上一世留下来的审美观,杜四喜完全不觉得白斩鸡一样的读书人气质,是什么好货色。    当然,更可能是施恩亭这个原身的前夫,留给杜四喜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免不得让杜四喜忆起了这么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夫君,也是堂堂汉子。”杜四喜借着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娇羞一般的赞了话道。    天下人,就没有不爱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