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页 (第2/2页)
了热搜,自然忍不住点进去看看。 这一看,轻易就发现了黎源优越的资历。 “原来在国外也拍过片子,还当过某某好莱坞大导演的副导演。” “真是年轻有为。” “那当然!要不是他足够优秀,电影节的交流论坛怎么会给他主讲的机会?” 以上内容都由水军发布。 吃瓜群众们对于的陌生的名字,很难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因此,需要水军见缝插针地将想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观众看。 铺天盖地的水军炒热了话题,这时候就陆续有真粉丝出现了。 “这个导演以前的影片我看过,真的很不错,现在回国发展,还是支持一下。” 随着真粉丝的出现,水军渐渐撤退,最后,整体的宣传效果看上去便颇有几分真实性。 随着网上热度的升温,岑林染一方游说评委的工作也成果显著。 “王老师应承了,会帮我们争取选票。” “他也说这个理由不错。” 在影展进行途中,评委会的九位评委会对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进行观看和讨论,最终选出各项奖项的最后获胜者。 “那太好了。” 岑林染与黎源总算暂时放下了心。 按照他们的布局,这一次奖项显然有一争之力。 然而,当他们安睡一宿,第二天醒来,发现世界又变了个样。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热搜上又多了其他几名参加电影节灌溉计划的导演的名字。 也不知道是谁恶作剧,几个人的宣传模板竟然是和吹嘘黎源同样的模板。 于是,网上顿时一片乌烟瘴气。 这个导演是好学历,那个导演能力强,还有的甚至将与谁谁合作都拿来吹。 用的全是水军那套看似中立,实际上暗地吹捧的招数。 观众们不傻,一个套路看不出来,但相同的套路出现N次,总能发现一些端倪了吧? 吃瓜群众们在线吐槽:“电影节的宣传同志你能不能走心点,虽然大家都是咸鱼打工人,但一个花招用好多次就过分了啊。” 有了后面的宣传,所有人都觉得黎源的热搜,也是电影节吸引热度的方式。 失去了独特性,关注黎源的粉丝少了大半。 他的优势,也就不再称之为优势。 “是谁在搞小动作!”岑林染去咨询组委会,被告知没有这样的宣传不是他们官方的手笔。 也就是说,有人专门在针对他们。 可恶! 然而更让两人吐血的,是组委会通过这一系列热搜,看到了灌溉计划导演的潜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