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1/3页)
    三十双鞋卖了六十两。    一双鞋面加裹边的工钱是二十文,一双鞋底三十文,虎面是细活还要用到绣工,一双五十文。这些,江逸是特意往高了给的。    这样下来,一双鞋光工钱就得一百文。再加上买白面的钱、收旧衣服的钱,自家忙活的工夫,虽说一双成品能卖二两,实际真没多少赚头。    江逸之所以有底气把这件事做成,就是依仗着家里有苏家从京城带回来的旧衣服。    那些衣服新做时哪个也少不了十两银子,就算现在拿去当铺也得值个二三两。把它们做成虎头鞋,也算是帮人帮己了。    江逸把银子交给夏荷收好,又从她那里拿了四百个铜钱,就去找英花了。    原本大家一致认为家里的钱应该江逸收着,他之前也答应了。可是没坚持两天就把他烦得不行。    夏荷算账细致,又不怕麻烦,空余时间还多。江逸干脆交给了她。    因为这个,苏家几个心里自是有一番计较,从此对江逸更加亲厚。    江逸把一兜沉甸甸的铜板交给英花,并说了要多招些人手的事。    王石这次专门过来除了给钱之外,又加订了五十双鞋子,说是最好五天之内能赶出来。    李家大少奶奶余素娥的娘家在蔚州,她前两天给娘家去信说了虎头鞋的事,家里很感兴趣。    这五十双加订的鞋就是余素娥打算拿给娘家试水的。偌大的蔚州可不是小小的银坊镇能比的,要真能成,他们绝对会小赚一笔。    这虎头鞋卖不长,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必须占得先机多卖一双是一双。    英花把事应下,抖着双手接了钱,一直谢天谢地,絮絮叨叨地说着以往村里人地里刨食的辛苦,感谢着这天大的好事。    江春材也在一旁感慨万千。    江逸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几十个铜钱而已,在他们眼中仿佛就成了救命的东西。    如果说之前他是被回家的愿望驱使着去帮住村里人,此时此刻却多了几分真心。    江逸回到家没一会儿,英花就找上了门。    “大娘,这么快就把人定下来了?”    “没这么快!”英花一脸责备,“我以为你是个细致的,怎么钱都能算错?”    江逸明白了她的来意,笑道:“是算少了吗?”    英花睨了他一眼,也猜出了他的意思,“你少给我耍贫,你大娘我不会算账,你大伯却不傻,这多出的四十文你给我拿回去。”    “大娘,这是给你的辛苦钱。”江逸事先之所以没说,就是怕她不收,“人家说媒的还得要个媒人红呢,大娘你整日东家西家地跑,这点钱是应该的。”    英花“扑哧”一声笑了,伸出手指戳了下江逸的脑袋,笑骂:“整日里胡说!你要是让大娘给说媒呀,媒人红一文不少收。”    “现在这个也是应该的。”江逸又把钱往她怀里推。    英花面色一整,“眼下这个不是那么回事。你大伯平时在村里管事,得了村里人几分尊重,连带着我脸上也有光。如今我也能做些什么了,心里享受着呢!”    江逸听她这样一说,也不再坚持了。英花的意思他明白,这钱要是收了,性质就变了。    英花看着江逸这么快就明白过来,心里暗暗赞道的确是个通透的孩子。    “你要是真过意不去,逢年过节的就多给你大伯打几两酒,连带着我也能解解馋!”    “知道了!”    英花满意地走了。江逸心里也多了些温暖。    ******    新一轮的活计很快派下去,没两天又全数收了回来。    原本江逸还挺满意,照这个进度,用不了五天就能完工。    没想到,午饭后,原本应该在屋里拼虎脸的夏荷却出现在了江逸面前。    “怎么了?”江逸问,“吃饭时就看你吞吞吐吐的,是不是有什么事?”    “逸哥儿……有件事我想我应该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