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大唐_第2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节 (第4/5页)

,就算败了也是堂堂正正,总比咱们在这里忍受唐人的窝囊气要好。总之一切国主决定,阿虎反正是听国主的吩咐,要战要撤,国主决定吧。”

    阁罗凤垂头沉思,眼见对面唐军正缓缓的将投石机往前推进,看看身后烈焰滔天的城池,阁罗凤已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国主,据我看,我们和唐人迟早是要正面交战。若放弃此城,放任唐军兵临太和城下,唐军这些抛石机还会将龙首关烧成白地。龙首关甚至没有这羊且咩城坚固。到那时反倒还是要与之死战。既要死战一场,还不如在这里死战。这里两侧的山林还是我们的退路。若是落败了,还不至于无处可退。但在太和城若是败了,左右是中和峰和洱海,前后是狭窄的龙首龙尾关,那地形退无可退啊。”阿虎在阁罗凤耳边絮絮叨叨。

    阁罗凤深吸一口长气,挺起胸膛来,吐出胸中的浊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到这个时候,也不能考虑太多了。你即刻整军,咱们给唐军来个突然袭击,将眼前之局来个彻底的了结。”

    阿虎拱手大声道:“国主英明,阿虎这便去准备。此战若是战胜了唐军,国主便威震天下了。”

    阿虎拱手躬身退出城楼,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来。

    第460章 奇兵

    城下剑南军阵前,神威炮正在缓慢的往前推进位置。王源心里其实也很矛盾,这种无差别的轰炸会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这并非王源心中所愿。但若不已强大的武力震慑阁罗凤,不将这座城池烧成瓦砾,便无法逼得阁罗凤撤离此城退守太和城。不将阁罗凤逼到绝境,这家伙便不会屈服。

    在王源的心里,其实早已经对这次讨伐南诏的结果有个大致的构想。此次出征南诏,若是兵败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若是能胜利,那么便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何为胜利?一路直捣黄龙拿下南诏国都城太和城算不算胜利?毫无疑问那是一种胜利。然而,这种胜利会带来什么,王源不得不慎重的思考这个问题。

    在来时路上,王源便深深意识到像南诏这种高山密林的蛮野之地,大唐王朝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大军靠武力或许可以将南诏国的所有大小城池尽数攻破占领,但绝不可能征服南诏国的高山密林洱海河溪,更不可能征服南诏蛮人的人心。

    在这种情形下,征服未必是件好事,却很有可能是麻烦的开始。蛮人可以放弃城池在高山密林中生活,而唐军不行。唐军唯一能做的便是呆在城池里。可以想象,城池是唐军的地盘,城池之外依旧是蛮族的天下。这么远的距离,这么曲折的道路,给养物资的供给将极为困难。不但是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还要面临无处不在的蛮人的偷袭和sao扰。那么,所谓的征服其实便是将自己深陷如泥潭之中。

    所以,王源不得不思考一种最为稳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征服的手段。因为王源不得不为以后考虑,如果自己此次战胜了南诏,南诏国大片的区域毫无疑问将纳入剑南道的管辖之下。将来自己入主剑南节度使的时候,便不得不竭力维持这里的安定。而这种安定是绝无可能维持的住的。可以想象,到那时局面一定是一团糟。王源可不想将一个烂摊子揽在怀里,因为那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持,并且维持不力出现大的事端时,极有可能成为他人攻击自己的口实。

    王源绝非杞人忧天,后世大量的例子证明了,想彻底征服异族是件多么难的事情。王源来的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征服异族泥足深陷焦头烂额的情形历历在目。伊拉克,利比亚,越南等等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以王源的认知,最好的办法便是订立城下之盟,以蛮治蛮才是最合理的办法。

    故而,王源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逼得阁罗凤订立城下之盟,而非要拿下太和城灭了南诏国砍了阁罗凤的脑袋。王源的目的不是征服南诏,而是在完成杨国忠交代的扳回局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南诏不再成为大唐西南的隐忧,或者说是剑南道的隐忧。如果阁罗凤能承诺这一点,王源觉不介意和他化干戈为玉帛。

    在王源看来,与其杀了阁罗凤造成南诏国的一片混乱动荡的局势,还不如控制阁罗凤为我所用。就像他死去的老爹皮逻阁一样,臣服大唐,成为大唐的属国,那才是最佳的结局。

    当然,王源也看得出来,阁罗凤还是有野心的,要让他乖乖听话,便只能以更强大的武力让他屈服。对付这种心比天高的家伙,必须一棒子打的情形,他才会收敛。正因如此,王源绝不打算给羊且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