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2节 (第3/4页)
安禄山这个人,我是说朝廷的制度造成的外重内轻之象。在这种制度之下,张三李四皆有可能野心膨胀,皆有可能天下大乱。这才是我关心的。” 公孙兰点头道:“你的话不无道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这些边镇节度使拥有重兵,确实有可能出大事。” 王源道:“不是可能,而是必然。拥有足够的实力,谁还会甘居人下?这是人的本性。外重内轻,大乱之象。不是乱不乱和谁会乱的问题,而是何时乱,乱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你想一想,如果安禄山举二十万兵马联合奚族人反叛的话,朝廷该怎么办?二十万禁军是敌手么?其余的节度使是否会乱上加乱?即便调其他节度兵马平乱,二十万兵马的大叛乱有岂是那么容易平息的。而且调其他节度兵马平叛,边境怎么办?吐蕃人,突厥人会不会火上浇油?到时候便是天下大乱之局。” 公孙兰惊愕道:“照你这么说,我大唐岂非……岂非前景黯淡了?” 王源道:“盛亡兴衰乃是天道,朝代更迭也是寻常。谁都喊着大唐基业万年不败,但谁又能阻止这天道的轮回。” 公孙兰皱眉道:“你既然看出这些,为何不指出弊端?朝廷……朝廷该立刻改变这种外重内轻的局面才是。” 王源摇头苦笑道:“表姐,你怎么变得天真起来了。这已经是到了病来如山倒的地步,你还指望能一碗汤药便治愈么?我难道去建议陛下去削弱几大边镇节度使的权力?一个小小的兵额事件,朝廷都无法严令安禄山服从,而是要给予更大的利益平息此事,还能指望朝廷有何作为?试想,如果安禄山有反叛之心,如果朝廷下令夺去安禄山平卢河东两镇节度之职,你若是安禄山你会怎么想?” 公孙兰道:“我会认为朝廷已经对我不信任了,若我有反叛之心,朝廷或许是识破我的心思了。那么我反倒会立刻举兵。” 王源点头道:“这就是了,那样做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倒会让大乱来的更早。稍有风吹草动,大唐便要陷入大乱之中。” 公孙兰轻声道:“在你看来,大唐的乱局已经无可避免了?” 王源道:“我不会占扑算卦,但我断言,三年内大乱必生。所以我才这么积极的做这些事情,便是希望大乱生时我有自保之力。大乱来时,剑南道也无法置身事外。既知大乱将生,我若不有些应对,岂非是太愚蠢。所以我要铤而走险,争取每一天每一月的时间,提升我剑南军的实力,囤积物资粮草,以备不测。我当然希望我的话是错的,天下太平是好事,但我这个人不喜欢碰运气,还是希望能做到万无一失为好。我可不想将来被人攻入剑南,却无力保护我的妻儿亲朋。我要尽一切力量保护身边的人,这就是我给你的回答。” 公孙兰怔怔看着王源,久久说不出话来。 第545章 惊喜 次日清晨,盐湖周边勘察一番,取得几种不同的样本之后,王源决定立刻返回。久呆此处也无益处,野牛城的吐蕃巡逻兵马随时可能发现自己三人的行踪,到时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在沙漠里被盯上,怕是要和王鉷和罗希奭一个下场了。 七日后,王源顺利回到雅州,在老向导居住的村落歇息了一晚,次日下午回到成都。一路上,王源给那头黄骠马喂了不少熬制出来的食盐,目的便是确定这种盐是否真正的安全。王源担心微量的摄入也许看不出异样,但若是长期食用也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这匹黄骠马一路上精神头十足,看不出丝毫的异样,王源也终于放下心来。 回到成都后,王源第一件事便是将取得的好几种不明之物送往张正一和蒋真人鉴别,这等事也只能求教于这两位方士了。很快,第二天午后,张正一和蒋真人在柳熏直的带领下来到王源府邸求见,王源在中庭的树荫下摆了茶水,接待了两位方士。 “二位先生,有什么好消息么?我的伏火方练成了?”王源喝着茶水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两位面色兴奋的方士。 张正一和蒋真人脸上顿时满是羞愧之色,支吾难言。王源呵呵笑道:“开个玩笑而已,知道你们还正在努力。大概是辨识出了我给你们的东西了吧。” 张正一忙道:“是是,幸不辱命,老朽和蒋真人一夜未眠,搞清楚了大帅给我们的辨识之物。这一袋中的黄色盐粒中是粗盐和很多奇怪杂质的混合之物。老朽用水洗之法将之分离,得到了盐和芒硝以及其他不明杂物。芒硝之量占绝大多数。” 王源惊讶道:“芒硝么?原来混杂的是芒硝,没想到盐湖之中还有芒硝。” 蒋真人道:“原来大帅是从盐湖中取得的这种东西,那便不足为奇了。” 王源惊觉失言说出了真相,这件事他原打算绝口不提的,免得生出事端。回来后和老向导千叮咛万嘱咐,叫他绝口不提此事,没想到倒是自己漏了嘴了。不过倒也无妨,方士们应该不会怀疑什么。 “确实是从盐湖之中取得的此物,却不知盐湖之中竟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