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美好生活_第4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6节 (第1/2页)

    李季阳也不可避免的入乡随俗了一把!

    羸政笑了:“是啊!”

    晚上洗澡之后,羸政在晾头发,李季阳也在晾头发,夏天干得快。

    羸政在看韩非关于货币的法律条文,李季阳头发干了,就去了东内侧,赵喜拿了些东西给他看:“您看,这是新制出来的笔墨纸砚。”

    “嗯。”李季阳看了看这些东西,如今笔墨纸砚都让人研究出花儿来了。

    “还有一些制成的好东西,都给您送来了。”赵喜一指旁边的一大堆东西。

    李季阳看了看:“收着吧!”

    “诺!”赵喜赶紧让人收好。

    李季阳转身又吩咐赵喜:“去拿柄五子登科玉如意,三阳开泰玲珑玉镇纸,鱼跃龙门珊瑚笔筒,梅兰菊竹的四君子金丝红砚,给甘罗大人送去。再挑两个用竹子扎成的小风车、编两个蝈蝈笼子,抓两只蝈蝈,给甘大少爷送去。”

    就当是给甘罗的封口费吧,如今甘罗是在吏部任职,吏部尚书呢!

    “诺!”赵喜赶紧记下来。

    当天就把东西给送过去了,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悄悄地交给了甘罗的夫人甘杨氏。

    甘杨氏回到屋里就给甘罗看了:“秦安君怎么悄悄地送来了?”

    “他今天差点被父亲给问的无语,我给解得围,他拿咱家承业转移父亲的注意力呢!”甘罗把玩了一下送来的好东西:“玩儿的就给承业好了,剩下的好生收起来,都是好东西呢!”

    “可不是么!”甘杨氏喜滋滋的将东西收了起来。

    第二天李季阳就让人收集了秦篆的所有字,秦篆他经过这么多年在秦朝的生活,已经能认全了。

    可是前世他在现代化社会生活了二十几年,简笔字也习惯了,任何一个秦篆,他都能写出相应的简笔字,当年他也没少研究秦篆。

    这个时代字数不多,可是李季阳却想写的全面一些,单独是第一个发音“a”,就让他写了九个!

    而且他标注了拼音!

    李季阳一边写一边嘀咕:“多少年没写汉语拼音了,幸好现在记忆力特别好,小时候的事情都记的比以前更清楚了,不然这汉语拼音我还真记不起来了!”

    他都多大了?

    在现代社会活了二十多年,后来到了秦朝又活了二十多年,加一起六十多岁了,还回忆小学时候学的拼音字母呢!

    李季阳停下笔,摸了摸自己的脸,很嫩,满意的点了点头在旁边站着的赵喜莫名其妙,君上这是怎么了?嘟嘟囔囔的不算,还摸着脸!

    自己摸自己的脸蛋子还不算,顺手掏出个小镜子!

    自从李季阳推广了水晶镜子,几乎瞬间就流行了全天下,别说全天下了,就是跟外族人,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小镜子,就能换两头牛回来!

    李季阳想到自己前辈子加这辈子,起码六十岁了吧?这么一算,自己可比羸政大多了!

    别人说老牛吃嫩草,自己是老牛了吧?羸政是嫩草!

    一想到秦始皇成了嫩草,还让自己给啃了!

    李季阳特别自豪!

    “嘿嘿嘿……!”

    赵喜:“……!”

    这是发什么神经呢?

    李季阳笑完了就继续写,秦篆在上头,拼音在中间,简笔字在下头。

    还写了笔画数和书写顺序。

    赵喜就觉得君上一点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提笔唰唰唰的就是写!

    君上就是厉害!

    李斯那边,他将手里头的差事交了出去,王绾成了他的下一任,回到家里,第二天他就闭门不出了。

    召集了一些文人雅士,凑到一起,先将各种字体都列出来“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啊!”李斯志得意满:“等到我们研究出新的字体,新的书写方式,我们将扬名天下!”

    “不错不错!”一个素服儒生摸着花白的胡子:“我辈必定会让天下有个好文字!”

    这些儒生们一个个也同样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啊!

    如今报纸上那都乱成一锅粥了,《论语》到现在都还没钦定完!

    人家法家的、墨家的可都立起来了!

    而且法家不仅立了韩非子,后头的小石碑,立了管仲,上头刻了《管子》!

    剩下的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等均榜上有名啊!

    哪怕是颇有争议的商鞅,也让羸政给立了起来,虽然,商鞅的结局并不好,可是李季阳依然觉得秦国应该感谢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