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节  (第2/2页)
母亲在老太太面前里外不是人。    四伯娘是庶子媳,最爱攀比,日常便是和母亲过不去,连带着三jiejie也爱与她过不去。    至于母亲,守着世家大族的规矩,最爱脸面,私下里抱怨连天,到了外头却总是吃亏,有时还要宜臻出面去替她争。    祖母......祖母就更不必说了。    自小到大,这府里其实都是没有人护着自己的。    宜臻知道。    有些时候,譬如像今日出了这事儿的时候,她就会想,倘若没有卫珩,自己会成个什么样子呢?    幼年时或许会被大伯娘哄了去,日日只晓得吃糕点,不念书也不练字,对外头的世面一无所知。    稍大些便只和三jiejie攀比争抢,眼睛里头什么都瞧不见,只晓得在这府里头打闹。    如今更没任何法子,只能随着父亲往黎州去,既让母亲忧心,自己也懵懵懂懂的,一辈子一望就望到了尽头。    倘若没有卫珩。    她如何也不会是如今的宜臻。    可卫珩又凭什么这样帮她呢?    当初受了恩的是她祖父,这些年得了好处的是她自己,卫家不欠他们家的,卫珩也不欠她的,这恩越积越多,到最后如何还的干净。    “......小枣,我当初救了你,你可曾想过,要如何报答?”    回到屋内,丫鬟上前来给她斟茶,宜臻忽然就抬头这样问她。    小枣不晓得她为何这样问,惊惶之中又扑通一声跪下了:“姑娘、姑娘大恩大德,小枣永世不会忘的。那日半青jiejie叫我签了契纸,小枣就心甘情愿把命卖给姑娘了,日后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姑娘,为姑娘赴汤蹈火,便是叫小枣此刻立马死了,用命还恩,小枣也不会有一句多的话。”    .......    噢。    宜臻蔫蔫地垂下眼眸:“我知晓了,你下去歇息罢,我这里不需要人伺候了。”    那她总不能也把命卖给卫珩罢。    总不能也去伺候卫珩为他赴汤蹈火罢。    倘若卫珩叫她即刻去死,她肯定也是不甘愿的呀。    倘若卫珩也遇上个什么难事恰好需要她帮忙就好了。    她一定会竭尽全力在所不辞的。    “姑娘。”    刚合上的门忽然被扣响,屋门外传来大丫鬟红黛略显惊慌的嗓音,“姑娘您睡了吗?”    宜臻挑了挑眉:“进来吧。”    红黛是几个大丫鬟里性子最沉稳的一个,能让她慌成这样的,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果然,还不等宜臻问,她立刻就跪在了地上:“姑娘,卫公子派人来请您。”    少女微微一怔:“哪个卫工子?”    “卫珩少爷,他派了人来传信,说是有急事相求,希望您能随他出府一趟。”    “这样急的事?是什么?”    “传信的人没说,只说着急的很。”    “传信的人在哪儿?”    “......就在院子里。”    卫珩派来传信的人是平誉,估计也是念及宜臻下午刚在轩雅居见过他,比较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平誉赶路赶的满头大汗,也不知是怎么混进的府里,一见到宜臻出来就在院子里嘭嘭嘭磕了三个响头,说有实在着急的事儿,希望五姑娘能随他走一趟。    这个时辰,几乎已经是丑时了,让一个还未出阁的闺阁少女出府去见自己的未婚夫,简直是荒唐至极的请求。    是个有脑子的姑娘都不可能答应的。    而祝宜臻恰好又是非常有脑子的那种姑娘。    所以她当然......答应了。    不知什么原因,没带大丫鬟红黛,反而带了小枣。    换了身衣衫做男公子打扮,绕过平誉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迷晕的看门婆子,从角门处悄悄出了府,踩上马车,疾驶向皇城西边的水月寺。    水月寺是一座尼姑庵,坐落在白云山脚,寺庙不大,往来也无多少香客,平日里清净的很。    若不是因宜臻的大伯娘十分信佛,在京城许多寺庙都捐过香火钱,她也不会知道有这么一座尼姑庵。    可即便是她再见多识广,她也完全不知晓,这水月寺里,居然住着卫珩的母亲!    先不说卫珩的母亲为何会在京城,她记得三年前,卫家的母就因病去世了,当时母亲还让她写了封吊唁信去,也因为守孝,卫珩正巧错过了当年的秋闱,得再等三年。    那这水月寺里,住着的又是卫珩的哪个母亲?    “没有旁目前,就是少爷的亲母。”    平誉在前方引着路,脚步急促,还喘着气,“祝姑娘,这事儿来的突然,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可夫人现下身子有些不好,临去前最后的心愿便是想见您一面,少爷这才命奴才急急地请了您来......少爷,祝姑娘到了。”    宜臻一直盯着路,没注意前方的情形,因平誉陡然止住的脚步也连忙停下,且方才走的急,骤停之下差点没摔了。    “你回来了正好,把这药煎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