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1/2页)
    可恰恰是因为这样闭塞的地形、分布极广的山民,黎州的风气,反而比京城与江南要松快许多。    这里民风淳朴,男女之防不大重,高门大族在这方面的规矩,并不会比平头百姓严苛多少。    姑娘们可以随意上街,寡妇也可随意再嫁,自立女户是极平常的事儿。    黎州本就物产丰富,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总是充满宁静祥和,人人安居乐业。    就像个与世隔绝的桃源地。    宜臻从京城千里迢迢而来,在黎州城外下马车的那一刻,就对这偏角僻地抱有十分大的好感。    她曾想过,若是有朝一日卫珩大事落败,还能有幸保全性命,她就和卫珩在黎州隐姓埋名地过完下半辈子。    低调朴素地做一对平民夫妇,也极好。    她是打心底里这样觉着的。    方才,在垂钓之时,小姑娘脑子里想的就是这事。    她甚至都已经想到几十年后,她变成了一个老妪,耄耋之年,和卫珩大爷相互搀扶着在河岸边蹒跚前行,遥看垂柳山风,倦了就乘一叶扁舟    结果下一秒,她还未回神,就听见亭钰的喊声。    少年从马上翻身而下,神采飞扬,眉目高挑,仿佛炫耀般地与她说:“五姐,你晓得吗,卫珩大哥来黎州了。”    宜臻不晓得。    但她忽然就有一种从梦里生生被人拽醒的恍惚感。    她为何落泪,不是亭钰以为的激动,也不是喜悦,更不是难过低落。    而是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    对于宜臻来说,安稳和宁静来的太难得,太稀罕了,好不容易触及到,就像抓住了什么稀世珍宝,她实在不愿放手。    可她也清楚,卫珩绝不是甘于平庸的人。    他压根儿也无法做一个平庸的人。    宜臻是想嫁给卫珩的。    极想嫁。    但她总在思考,父亲当年求娶母亲时,也是喜爱她的,然而不过几年,他就有了妾室通房,对母亲只余敬重,剩不了多少情意。    男人的情谊变得太快,嘴里的承诺一大半儿都是不可信的。    倘若浓情蜜意时,你真信了他的好话,日后苦的只会是自己。    ——母亲这样说,大jiejie也这样教导她。    那倘若有一日,卫珩对她也没了情意,甚至有了更喜爱的姑娘家,她便是真成为了地位尊崇的皇后,被困在那深宫后院里,又有什么意趣呢?    还不如在好山好水的黎州闲逸一生。    毕竟如果到了那时,卫珩对她真的就像父亲对母亲一样,只剩下对主母的敬重,她又无法轻易卸下身份行游山水,那就是鱼和熊掌皆失。    如今,亭钰说卫珩来了黎州了,是为了处理什么私贩精盐的盐商。    宜臻不置可否,但心里如明镜似的,知晓这绝无可能是真实的理由。    因为在西南一带私贩精盐的,根本就是卫珩自己的人。    他应该是来求娶她的。    一年多前他送了聘书来,最终两家订下的日子就是两月之后。    按照规矩,宜臻早在年后便该上京了,毕竟两地相隔甚远,不早些启程送嫁,她根本无法及时在吉日完婚。    但卫珩派鹰送了信来说不用。    他说自己开春后会来黎州一趟,不如直接在黎州完了婚,而后再启程往越州。    在越州本家敬了长辈酒,记入卫家族谱,也不用再来来去去舟马劳顿。    祝二太太自然是乐意至极的。    只是如今他真的来了,宜臻却烦乱的不行。    这时刻,她站在抉择的关头,不知该往那条道儿走,满心尽是茫然和惶恐。    是惊慌失措,是战战兢兢,脑子里充斥着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的不安。    她无人可倾诉。    因为宜臻知道,她就是把自己的心情告诉了母亲和大jiejie,她们也只会说她一句矫情。    可她是真的,不想和这世间的大多数姑娘一样,做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内宅妇人,最重要的事儿就是相夫教子,处置内宅阴私。    她想成为燕jiejie、松先生,甚至是卫珩这样的人。    做的是自己喜爱的事儿,活也是为自己而活。    而不是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她不想这样。    少女深吸一口气,也没理身后聒噪好奇的亭钰,抬起眼眸,迈步走进府里,唇角微抿,眼里已经多了几分坚毅。    她要与卫珩说清楚。    她是极喜爱、极喜爱他的。    但是比起与他在一起,她更想要自己活得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