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节  (第3/3页)
口气,正要跟徐母说自己不打算成亲的事,却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迭声的呼喊。    “晏卿!晏卿在家吗!”    还不等他回答,徐里长就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进来了,满头大汗,慌慌张张的,看到晏卿,一把抓起他就往外走,“晏卿,快,京里来人要见你!”    乡下人没见过世面,徐里长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海西县的县太爷,而且还只是远远的看一眼。    结果刚才县太爷陪着几个京里来的官,去了他家,把他吓的腿都软了。好半天才听清是来找晏卿的,因此他就连忙来叫人了。    晏卿却不慌不忙的,还笑着安慰他,“里长莫急,如果是来找我问罪的,肯定就跟着你冲到我家来了。现在他们还好好的在你家里等着,就说明不是来问罪的,你先放宽心。”    他猜的没错,这些人不是来问罪的,而是来宣旨的。    宣晏卿去京城面圣。    第115章 在海上刷淘宝9    “传圣上口谕:宣海西县徐晏卿进宫见驾, 钦此。”    说是传旨,其实只是圣上口谕。来宣旨的礼官传达了旨意后, 态度还算和善的对晏卿道,“你收拾一下, 这就跟本官走吧,这一路到京城得半个多月的路程,咱们尽早上路。”    晏卿因此知道,皇上宣他应该不是问罪的。    估计是因为海舆图的事。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晒盐的事,在古代, 朝廷一般都很重视盐业, 大燕虽然允许百姓私自制盐、卖盐, 但不代表朝廷会对新出现的晒盐法无动于衷。若是知道了这样一种新型晒盐法,皇上找他问话也说得过去。    他回家后, 父母兄长立刻围了上来, 俱是一脸担忧地问道, “晏卿, 怎么回事?京里怎么会来人找你?”    晏卿安慰道,“你们别担心, 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传旨的官员都很和善,没有为难我, 或许皇上是因为这晒盐的事找我过去问话。”    海舆图的事没办法跟家里解释,所以晏卿就用晒盐的事当做借口。    家里一听, 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是因为这事。”    也是, 晏卿又没做过什么作jian犯科的事,除了晒盐也没其他能让人注意的。那么皇上宣他估计也就是这事了。    “那这么说来,皇上宣晏卿,莫非是要赏赐他?”徐老二忍不住这样猜测,连徐老大也点头同意。    “别瞎说,没影的事别乱嚼舌根,给晏卿招来祸端。”徐母连忙制止道。    两兄弟连连点头,不敢再乱说。    虽然松了口气,但徐母还是十分紧张,把家里的银子都拿了出来,给晏卿带上,“穷家富路,这一去京城不定得多久呢,你多带点银子傍身。顺便也给京里来的官爷打点一下,打听打听到底是什么事,也好心里有数。”    晏卿一看就知道,她这是把家里的银子全拿出来了,这些天卖鱼露卖盐的钱,以及晏卿带回来的那十两银子。    晏卿本不想带,但转念一想,他要是不带,家里人会跟着担心,所以还是带上了。    “好,你们不用担心,我很快就回来了。”    他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带上徐母给他准备的干粮。想了想,把他前几天做的几样小玩意也带上了。    然后便在家人关切的目光中,跟着礼官走了。    来宣旨的是一个礼部官员,姓邹。    对晏卿倒是没有摆什么架子,反而十分和善,就在晏卿措辞要怎么开口跟他打听事的时候,他主动开口了。    “徐家小子,你莫要紧张,皇上宣你不是坏事,估摸着还要赏你呢!”    “啊?敢问邹大人,皇上为什么要赏我啊?”晏卿故作吃惊道。    “你先前可是随着宋弘济一行人出海去寻找仙山?”    “是啊?怎么了,我们不是没找到仙山吗?”    邹大人摸着胡子笑了起来,“是没找到仙山,不过你们带回来的海舆图,让皇上龙颜大悦。据说那海舆图是你画的?”    “啊?那个啊,是我画的。”说完,他又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也没画过舆图,所以都是按自己的想法画的,也不知道画的好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