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破晓(重生)_第 222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22 章 (第2/3页)

竟然就能诊出宫寒来?别人都只道是靖王薨卒,她又哪里会不知道这个刚及笄的姑娘是自己未来的弟妹?

    可……这个弟妹若是旁的什么也还罢了,但这样的隐疾的话……难不成将来要给靖王再册立侧妃?还是说寻个出身低些的女子生一个养到王妃膝下?

    也不是没有正妻子嗣艰难的人家,正妻或是多年不育,或是无有男胎,却又如何呢?为人夫者,纳妾也好,宠幸通房也罢,左不过还是要留个后罢了,能去母留子养在正妻膝下的已经算是重情之人,走出去都还会得世人一句褒奖,可……就连这样的其实也不过是凤毛麟角。

    女子自身不能生育的话,为了贤惠也为了名声,都是要主动给丈夫纳妾或送丫头,否则一个善妒的名声又岂是好听的?

    季晚彤若有所思的望了一眼端然稳坐的纪清歌。

    这姑娘……是否就真的会愿意如此呢?

    平心而论,季晚彤从最初见面,就极喜欢纪清歌,但她在成为纪清歌的妯娌之前,先是靖王的长嫂,更是一国之母,不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季晚彤都不想真的看到靖王会膝下空虚……

    表面上维持着无懈可击的温婉笑容,季晚彤心中却在叹气,这样的事情她也暂时不便吐露什么,还是……回头先跟皇帝陛下商议之后再说吧

    这场宫宴在诡异的气氛中落了幕,而随着女眷们的各自归家,元贞县主身有隐疾不能生育的传言也就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京城。

    就连卫家都惊住了,他们家国公之位,平日也是会定期有太医来请平安脉的,那位太医却从不曾有提起过清歌有什么不妥,怎的进一趟宫就……

    除了卫老太君那里瞒着没敢给知道,国公夫人杨凝芳和世子夫人秦丹珠两人都又惊又急,这一次索性不再去请太医,而是在帝京之内有口碑的医馆中寻了好几位名声极好的医生来给纪清歌诊脉。

    然而这些请来的医者,不论男女,仔细的诊脉之后得出的结论与宫中太医的说辞并无二致。

    ——这位姑娘体质阴寒,若非是天生如此的话,便当是受过亏损,这才会有此积寒不去的脉象,日后子嗣方面只怕会不尽人意。

    这样的诊断对于杨凝芳等人不啻于是一个落在头顶的惊雷,此时他们也不过是才刚刚知道靖王并未真的亡故,刚从担心自家表姑娘会不会误了终身的忧愁中缓过来,就又闹出这样一桩,这……作为正妃,嫁入靖王府,到底还是不是件好事,便又一次变得不确定起来。

    作为女方家人,他们自然是不想让纪清歌因此而定下的亲事出现什么波折,但若要再往长远去想,有了这样的理由在先,日后靖王要纳侍妾封侧妃的话,他们作为清歌的娘家人,又有谁还能有底气说个不字?

    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是一团乱麻,杨凝芳秦丹珠婆媳两个为此事几乎寝食难安,第二天就挂上了黑眼圈,反而是纪清歌自己不动声色。

    偏偏这样的事,再是亲近的人也都不好问她心中究竟有什么想法,对日后又是作何打算,相对于外面传得风风雨雨的闲话和无数的猜测,偌大的国公府中反而陷入了一种小心翼翼的静谧气氛。

    时光荏苒,从初一到破五不过就是眨眼之间,纪清歌如约上了车驾,出城向着法严寺而去。

    此次仍是曼朱这个小丫头随行,车驾要从帝京城内国公府一路行到城外玉泉山,路程并不算近,曼朱到底年纪小,车内只有她们主仆二人,颇有几分觉得闷得慌,有好几次都想寻个什么话题能和她家姑娘说说话解闷,但纪清歌却心不在焉,曼朱几次都没能如愿引出话题,也只好悻悻的发起呆来。

    如今在外界眼中,靖王七七刚刚过完,但毕竟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