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2页 (第1/2页)
在学校,其余的学生虽然对他并不热络,也许心中同样也留存着不屑等情感,但是毕竟不会做出下作的手段再来针对他。 而新来的荣誉教授对向晨羽赞誉有加,连带一直针对他的导师都不敢公然反驳这位教授的话,所以一时之间向晨羽的名字甚少像之前那样活在人的闲言碎语与嘲笑当中。 但是,这样平静的日子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星期,一件事情又将卿云推向了风口浪尖。 因为国际音乐大赛的复赛开始了,大赛为作宣传,不仅将初赛回拨了一遍,唤醒观众们的记忆,而且还对各位评委做了一个采访,询问哪位选手才是他们心中最有可能夺冠的人选。 复赛的选手均是各地区初赛中胜出的佼佼者,而评委也早就换了人选,大会找了来了更具有声望的十位音乐家作为评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之前作为初赛评委的图瑞斯,以及与他齐名的罗瑟夫。 在采访中,脾气向来古怪的图瑞斯并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甚至连自己的学生向晨今也没有多加夸赞。 但其余评委则不然,几乎都将希望寄托在了初赛上演奏出《流水》的向晨羽身上,罗瑟夫甚至坦而言之,直接表明能够弹奏《流水》的向晨羽,已经远远的超越了这个为初学者所设置的国际音乐大赛,他已经可以称作是一流的演奏家。 当然,也有人表示《流水》这首曲子带有极大的特殊性,当初向晨羽之所以惊讶众人,也是因为他给这首曲子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意义,他的音乐中传达的情感出乎意料的触动人心,跟让人们对《流水》改观。 经此一役,甚至众多网友开始妄想,赫鲁塔夫的其他曲子是否也像《流水》这样有着丰富的内涵等待人们发掘呢 但是很遗憾,并没有人再次重复向晨羽创造的奇迹。 就是因为这种情感迸发的翻转带着极大地偶然性,所以又评委对向晨羽接下来的表现并不看好。他们认为,也许《流水》已经是向晨羽超常发挥的结果,简而言之这已经是向晨羽最高的水平。 在他们看来,虽然这个选手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给人的惊讶已经不会再超越当初的《流水》了。 但是这个平日里异常低调的少年,好似铁了心要给他们一个惊吓,复赛各选手要演奏的乐曲已经收集完毕,为了提高比赛的热度,主办方早早就将这些乐曲公布出来。 官网发布的消息上,为首的一行大字就是:向晨羽,演奏曲目《d大调协奏曲》摩尔。 这个冲击足够大,以至于让所有观看这则消息的人都将后面选手要演奏的曲目忽略了个干净,同时也给向晨羽本人拉足了仇恨值。 但是主办方并不在意,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冲击力,要的就是热度。 他们的目的的确不打折扣的实现了,因为凡是关注这场比赛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均疯狂的讨论起了这次的复赛,以及大言不惭要演奏《d大调协奏曲》的向晨羽。 这不怪他们惊讶,因为《流水》虽然需要高超的技巧,但依旧有顶尖的小提琴演奏家能够将它呈现出来,只不过表现的力度不同罢了。 但《d大调协奏曲》则不同,因为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敢在公共场合扬言自己要独自演奏这首曲子,特别还是运用在比赛上。 这对所有人来说几乎相当于天方夜谭,因为这首曲子的作者摩尔,只是一个代号,而不是一个人的名字。经考究,这首高难度的曲子实际上是由五个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