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_第18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5页 (第2/2页)

越弹越快,越精细。

    牡丹坊的消息传扬得快,当夜,整座平康坊的男女乐人,但凡擅长五弦的,全部围着他比艺。这位扬州南不嫌,何止是为寻人避难?分明就为切磋扬名而来!

    一曲《泛龙舟》,二曲《十二时》,三曲《长乐花》……但凡是白明达随隋帝下扬州时所作的乐府曲目,吴音、水调、一曲一曲,逼得苏安的耳郭烧起火。

    “苏供奉,不嫌别无他意。”南不嫌足足弹过二十八曲,弹得许多人熬不住困意离去,天已将明,庭院里,只剩他和苏安二人,“此番前来,便是要拜师。”

    苏安从南不嫌的手里抢回妙运,道:“你要找的人,我不认识。”南不嫌道:“非也。”苏安道:“你的命,从此牡丹坊照应周全。”南不嫌道:“非也。”

    苏安道:“我受不起师名,愿与你终生为友。”南不嫌应声而起,单膝跪地。

    蝉鸣凌乱,夏风狂躁。苏安既为能得如此行友而激动,也为幕后的故事惊异。

    南不嫌道:“不嫌所欲侍,正是竹西五弦师楼君延。他本扬州座主,然,江州笛师陈桃儿强用声量压人,将五弦逐出主调,竟未招呼,在江州篡改竹西原曲。”

    现淮南、江南之人,多从洛阳而下的商旅口中听闻过南北牡丹坊,虽不认血宗,却也赞赏吴音与水调交融之《六郎》,识得中原乐派之兼容并蓄,故而,楼君延从众追崇者中,挑出精通武艺的南不嫌,令其寻至长安拜正统,归持正义。

    简单言之,南不嫌一门,想重回江南乐领主之地位,希望能借得苏安之名望。

    苏安不得不承认,从未有人,似六月六日的南不嫌这样,掀起他心池的波浪。

    一点红香,苏安收南不嫌为徒。

    ※※※※※※※※※※※※※※※※※※※※

    注:龙舟,饰龙的大船,供皇帝乘御的船

    杨广《泛龙舟》

    舳舻千里泛归舟,

    言旋旧镇下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

    淮南江北海西头。

    六辔聊停御百丈,

    暂罢开山歌棹讴。

    讵似江东掌间地,

    独自称言鉴里游。

    亦为古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下》“炀帝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

    第100章 犬符

    日子过得很快,为授艺,牡丹坊往西横拓了一处院落,建起三道特殊的弧形墙面。一墙凿出竖纹,增强丝类的震动,专供五弦练习指法;一墙凿出波浪,横纵兼具,专供丝竹练习合鸣;又一墙凿进凹洞,聚拢气息,专供音声开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