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汉世祖 第829节 (第2/3页)
气稍稍冲淡了空气中异味,透过敞开的门户,能够望见里边拥塞的布局,人不少,但活动着的多为老弱妇孺,丁壮男人,大抵都出去赚钱谋生了。 正欲开动脚步,入内拜访一番,体察民情,街巷拐角处传来一阵动静。远远望去,那是一场斗殴,准确地来讲,那是三个人正在殴打一名青年,拳打脚踢,下手极狠,嘴上谩骂不断,被打之人,除了发出几声惨叫哀嚎之外,就是抱头缩身,忍受这欺凌。 跟着父亲身旁,刘文济也不免受这动静吸引,好奇地张望,看清情况,下意识地缩到刘旸背后。刘旸则轻轻摸了下刘文济脑袋以作安抚,面色严肃依旧,对于这样的情况,已经没有多少怒火,只是平静地看着。 街巷两边,也有不少居民探出头来,但也只是张望,并没有人站出来阻止,这种泼皮斗殴,无赖欺人,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小民自有生存之道,事不关己,难以承受的麻烦,也绝不轻易招惹。 身边的护卫,早早地围了上来,王约早察觉到太子败坏的心情,此时终于开口道:“殿下,此地鱼龙混杂,为免不测,还是暂且离开吧,小的派人去解决此事!” “解决?”闻言,刘旸顿时反问道:“你要怎么解决,救得了那一人,救得了这整坊的百姓?” “这是大汉所有,开封府所辖的里坊?” 显然,刘旸是在自问,也是在自省。 不过,刘旸终究是心慈之人,没有一直沉浸在伤怀之中,见那些人还不罢手,仍在拳脚相向,还是派卫士上前阻止。 未及成行,又有几个人冒了出来,黑色制服打扮,是巡街的差役。领头的是一名看起来就比较粗豪的汉子,显然,闻声而来。 差役的反应也很干脆,也不叫止,几个人冲上去,便把打人的三人击打,紧跟着就是一顿毒打,不只拳脚,手中的佩刀也用上了,刀鞘也不敢部位,狠狠地冲那三人身上招呼。 更凄厉的惨叫声在这街巷间响起,一直到打累了,领头的差官方才踩着其中一人,气喘吁吁,恶狠狠地道:“为何闹事打人?” 身上那层黑皮,就是权力的象征,极具威慑。不敢与差役对视,畏惧地道:“这小子,欠债不还……” 闻言,差官顿时冲头先被打人之人道:“为什么不还钱?” 那人已然鼻青脸肿,气息也显得十分微弱,却不敢不答话,小声道:“小的没钱!” 差官又粗暴地踹了带头的无赖一脚,冷冷地道:“官府的规矩,尔等是不放在眼里了?我早早地告诉过你们,不要惹麻烦,尔等是想去大牢里,还是想充入刑徒营?” “不敢,小人不敢!”听此言,领头的无赖连连摇头告饶。 见状,差官这才挪开踩在他胸膛的脚,冷冷道:“你们有什么恩怨,我不管。但我再警告你们,都给我安分些,不要自找麻烦!” “是!是!” “热闹都看够了?都给我散了!”环视一圈,差官又朝周边呵斥道,探出的脑袋像触电一般迅速地缩了回去,并且关门闭户。 教训了一顿,逞足了威风,差官似乎也满意了,招呼着下属,慢悠悠而去。几名手下,还松了松手腕,似乎没打过瘾。 那几名无赖,狼狈起身,哪怕身上疼痛难止,也还不忘摆出卑微的姿态,恭恭敬敬地送行。待差官走远后,领头之人,又用力地踹了还躺在地上的“欠债者”一脚:“都是你这厮,害我挨一顿打!把他带走!” 两名手下,也不解气地各自给了其人一脚,将之架起,四道人影,很快消失在街角。 刘旸站在远处,将事情的经过尽收眼底,一直到街巷间空无一人,仍旧站在那儿,不懂分毫,随从们都下意识地低头,不敢多嘴。 刘旸并不是个易怒的人,但此时此刻,胸膛之中却充斥着一股怒火,良久,问王约:“此地是安民坊吧!” “回殿下,正是!”王约几乎缩着脖子答道。 “民何以安?” 第202章 府尹正纳妾 经过几十年几十年的建设,东京出现了大量地标性建筑,如皇城广场、昭烈庙、上清宫、大相国寺、南市、泰和楼等等。 东京是水流交错纵横之地,以汴河为核心的干支水脉带来了充沛的水路运力,汴水穿城而过,横跨两岸的十余座虹桥,作为城市内便民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开封的标志。 前前后后,官府在开封内外,修建了七十二座大小桥梁,号称“东京七十二桥”。三十六座为当年开封新建时整体规划建造而成,后三十六座则是后续几任府尹,根据实际需要修筑,到如今,已是蔚然壮观。当然,整个东京并不只七十二桥,只是这些桥名气较大罢了。 同庆桥在罗城之外,南北走向,长二十四丈三尺有余,联通着南北二城,是城内人流量最大的一个交通枢纽,向南笔直的道路直插南市,向东则是城内最大的货运码头。 与诸多木制结构的桥梁不同,同庆桥完全由砖石搭建,拱形结构,有如长虹卧波,长年装扮着绿树红花彩灯,壮丽多资,吸引了大量游人驻足观赏。 汴河两岸本是人烟辐辏之地,春暖花开之际,同庆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