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6页 (第1/2页)
8月1日,盯着大烈日,取名为《指尖上的华夏》的纪录片拍摄团队开始了第一天的正式拍摄,拍摄地点在瓷都景德镇,而拍摄的内容自然就是陶瓷篇了。 《指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侯牧云暂定为拍摄十集,直接就是按照之前抽到那组传统工艺技能卡分类来划分的,而拍摄内容则是侯牧云根据技能卡内包括的信息整理出来的。 第一集拍摄的是陶瓷工艺制作,集名叫做“土地里长出来的国粹”。 拍摄团队进入景德镇的时候,顾老已经在了,而且身边带着很多人,这些人侯牧云和拍摄团队自然是不认识的,经过介绍之后,怎么说呢,反正华夏制陶的四分之三壁江山都在这了! 制陶是顾老的老本行,他本人在制陶这一行的名气与威望以及地位都是极高的,说话自然也有底气:“小侯啊,咱们整个景德镇的所有手艺人和窑厂以及工作室,都随时配合你们的拍摄。” 侯牧云见此,也不好直说只需要拍摄场地和一些器具就成,只得受宠若惊的说先拍摄一些场景。 侯牧云和拍摄团队如是上面来的领导一样在景德镇诸多的工艺大师们陪同下“参观”了景德镇的主要窑厂,最终选择了以景德镇御窑厂为核心取景地。 侯牧云拍摄的纪录片与其他纪录片很不像,他的拍摄按照内容来说分为三部分,故事、情怀和工艺本身,比例的几乎为1:1:8,工艺本身占了最最主要部分;按照形式来说,他不会像一般的纪录片那样去采访手艺人和工艺大师,而是直接就以自己为主。 说白了,这个纪录片就是记录侯牧云与这些传统工艺之间发生的事情以及侯牧云如何接触以及cao作这些工艺,以这种方式来最大程度的展现出华夏传统工艺的魅力,让更多人认识传统工艺以及对工艺产生兴趣。 说得再白一点,这部纪录片其实就是侯牧云秀技能的“直播”,只不过这个“直播”用了更加专业的拍摄和更加丰富的道具的“摆拍”。 纪录片拍摄过程之中只有侯牧云的cao作和解说以及一些他的旁白。 在陶瓷篇前后拍摄了三天,拍摄团队离开景德镇的时候,景德镇的这些工艺大师都是有些懵的。 这就拍摄完了,还没采访他们啊,也没有让他们展示制陶工艺啊,就走了? 要不是顾老的原因,这些工艺大师们肯定要嘀咕一句“什么玩意儿”啊! 纪录片的第二个拍摄内容是文房篇,拍摄地选择了皖省的宣城。 第313章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现今基本是泛指的笔墨纸砚,而如果严格一些来说则是特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